「差傳事工指引」分享(二)--淺論「差傳」:歷史及現代意義

作者:林兆源 (2002年 5月)

引言:

要在聖經中找「差傳」的出現處,必徒勞無功。正如你在聖經中也找不到「三位一體」這名詞一樣,福音派教會自古以來,都堅信這真理,甚至為此而作出無數生命的犧牲,為保這信仰的純淨。歷史中也不少信徒為要實踐「差傳」這真理花上生命的代價;從事差傳事工者更強調「差傳」乃「神的心意、教會的使命、信徒的責任。」[1],今天信徒與教會若明白並實踐「差傳」,必在神所預備的恩典上有份。

詞源:中文翻譯

中文「差傳」[2]一詞源自英文 mission ,由拉丁文 mitto (missio) 、和希臘文 apostellein (to send) 輾轉翻譯而來: apostellein 就是使徒 (apostle) 之工作;而所謂使徒,就是被差派、差還的使者,故此,「差傳」可被理解為「被差派者之工作」。假若以名詞看待,可解作「差傳事工。;假若以動詞看待,可解作「差還、差派並執行主的使命」。耶穌基督復活後向門徒吹氣,宣告他們受了聖靈,目的是甚麼呢?就是賜予動力去完成「父怎樣差還了我,我也照樣差還你們」這心意。「差傳」一詞在運用起來,有著差派的味道,再加上承擔主的託付,傳揚救恩喜訊,就更能表達原意之精髓。我們採用「差傳」而不用「宣教」,正因這用詞更能表達上帝的普世音使命中「差」與「傳」兩個重要原素。

「差傳」這個中文用詞的應用,由七十年代至今,由少為華人所識所用、到今天接近被「濫用」的邊沿,各說各話,各人我行我素,實行「一個名詞各自表述」,實無助福音大使命的完成。教會中臥虎藏龍之輩不少,但也有不學無術固執之徒,面對複雜混亂的用詞遺字,必須謙卑,這才對教會有用有益。

詞源:英文本意及歷史演變

好了,講完中文,要講英文了。「差傳」究竟是 mission 抑或是 missions ?兩者有何異同?對我們了解及實踐神的工作有何影響?

Mission 譯作「使命」,被理解作「創造者在創造宇宙和人類時,賦予人類管理大地的責任,又命定她在世上的子民(教會),在地上生活時,以有力的生命見證和傳揚福音,領人歸主」[3]。今天差傳及神學界一般也接受由葛偉駿博士 (Arthur Glasser) 所提出,神頒給教會(或基督徒)在世上的使命 (mission) 包括兩個層面:文化使命 (culture mandate) 和福音使命 (evangelistic mandate) 。文化使命 (culture mandate) 有被稱為「基督徒對社會的責任」,意義是基督徒應向人及社會行善,這是神對基督徒的要求。至於福音使命 (evangelistic mandate) ,就是神要與人建立相交的關係,信徒要肩負「傳揚那使人出黑暗人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之責任。也是馬太福音廿八章十九節大使命的意義。朱昌錂牧師稱此為「一項使命兩個命令」 (one mission, two mandates) ,至於兩者孰重孰輕之爭,經過洛桑運動多年多次的福音會議,其中特別在74年、80年及82年之福音會議,肯定了「福音使命比文化使命更重要」[5],福音派教會大多以此作為準繩,叫教會知所取捨,設定緩急先後,不致混亂而徒勞。

一直以來,「使命」 (Mission) 一詞時而有 s ,時而失去尾後的 s ,意義在乎如何理解神對教會心意的獨一性 (the unity of total biblical task of the church) ;當然這也在神學上引起莫大辯論,在這裡就從簡好了。轉捩點分別在1970年,在教會合一討論中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s 變成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 ;而1972年,美國達拉斯神學院教授彼得佐治指出, mission 是一個涵概性的用詞,是教會向神、向社區、以及對內向信徒的所有基本責任而 missions 就是教會因實踐主的使命而衍生出的各樣工作。[6]由此可見, missions 這個有 s 的「使命」,可被理解為達至使命的種種活動和工作,在應用在差傳上來說,就是「差傳事工」了。

這個「使命」與「差傳」有何關係呢?當教會致力神所託付的「使命」時,就有基本的責任,向「全世界」、「普世」、「萬民」傳揚福音(回應福音使命):加上74年溫德博士提出「同文化」 (E1) 、「近文化」 (E2) 和「異文化」(E3) 的福音佈道新觀念,教會就在福音工作上衍生不同的策略和層次。陳惠文博士整合因要完成福音使命而產生出來不同的差傳事工分類如下:

【一】三向度:根據徒1:8就是地域的向度,由本地(耶路撒冷)至本國(猶太全地),到鄰邦(撒瑪利亞),最後達至全世界(地極);種族的向度,由本族(猶太人)開始,至本國內其他種族或近鄰種族(撒瑪利亞人),最後到達遠邦異族(地極);至於文化的向度,就是由同文化(猶大人),至近文化(撒瑪利亞人),到距跨文化(地極)。

【二】四類型:根據福音對象需要跨越文化障礙 (cultural barrier) 的程度,以數字 0-4 來表達,其中又用佈道 (E, Evangelism) 和群體 (P, People group) 來加以劃分,形成兩類型的表達,就是(一)E0,E1,E2,E3[7]的分類和(二)P0,P1,P2,P3[8]的分類,前者著重佈道者走出教會時要誇越的藩籬,而後者在說明福音對象坎向教會時的阻隔;或許可以說,前者較著重個人佈道時要留心文化隔閡;而後者乃指出群體離開福音大門的距離有多遠。

有了以上的分類,又明白教會在佈道和差傳上的責任,於是乎就更容易整理出教會差傳事工的路向。我們稱在本地、同文心的福音事工為「佈道」,是地方教會的基本責任;而稱在本地或海外「近文化」和「異文化」的福音事工為「差傳」。教會對此也有不能推卸的責任,祗是因地理和文化等因素的隨闕,並不至每一個信徒都可以全面參與,因而有需要制定差傳策略,各按其職,互相配搭,發揮福音果效。在「平安福音堂差傳事工指引」第2.1.1中,我們也取用其他差傳學者所強調,用 M (即 Missions )來代替 E ,實質內容意義沒有明顯的分別。我們盼望地方教會全力推動全教會福音熱,推動本地佈道事工;但不會忽略本地之外的福音需要,這樣清楚的界定後,會幫助我們檢討:教會在投放資源的比重是否恰當?關心福音的廣度是否適切?參與深度是否合宜?至於海外以外的華人需要,我們有「華人事工部」主理,暫不需要架構重疊,浪費資源。

小結:神的使命 (Missio Dei) 就是要教會、信徒在世上作鹽作光,或是在盡公民責任,實踐「文化使命」;或是主動廣傳福音,實踐「福音使命」,總意就是要引領人到基督恩典的桌前;而在實行福音使命時,就包括了本地佈道 (local evangelism) 和差傳 (missions) 。這樣清清楚楚,教會便能在差傳工作上全力以赴。

應用:不同的詮釋

本來釐清「佈道」與「差傳」之關係後,我們應可以放心地、適切地運用「差傳」這名詞了,但可惜又因不同的神學思想,在運用「差傳」一詞上,也會面對不同的詮釋,用者與讀者必須小心,才能分辨。舉例如下:前建道神學院院長張慕皚院長曾指出,「差傳是開荒佈道、訓練門徒、社會關懷、環境保護。」他所講的,中文是「差傳」,內涵卻是「使命」,是 mission 而不是 missions 。

而當 missions 譯作「差傳」時,要明白並非 mission 之眾數,不是眾多的使命,而是另外一詞,可正確地理解為「差傳事工」。如「香港差傳事工聯會」 (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Missions) 之英文名稱中, Missions 是差傳事工,而非眾差會之意。可見他們是在差傳事工上合作,而不是在結構上合作。

請讀者留心在閱讀一般差傳文章時, Mission 和 Missions (開首必須是大寫字母)都會被解作「差會」或「差遣團體」,若要有效地加以區分,可用 Mission Agency 作為「差會」的翻譯。讀者也宜加倍留心內文意義,不致錯誤理解文意。

我們不得不承認,直到今天為止,教會在這些用詞遣字上還未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及用法,仍有待努力。然而詞彙的解釋雖未能立時生發一套一致的詞典手冊。但福音未得之民卻是實實在在的等待著,求主差派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


[1]陳惠文,What? Where? How? 差傳神學初探, CCCOWE & HKACM,p.2

[2]這詞在中文翻譯也作「宣教」,詞意上給人子比較著重「宣講」、「宣告」教義或信仰的味道。本文概以「差傳」統稱所有宣教事奉。

[3]《2000恩臨萬邦日誌》,香港差傳事工聯會,p.67

[4]朱昌錂,〈「差傳」是何物?〉,《往普天下去》1997年4-6月號,p.2

[5]朱昌錂,〈「差傳」是何物?〉,《往普天下去》1997年4-6月號,p.3

[6]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World Missions, ed. A Scott Moreau, Baker Reference Llbrary, p.636

[7]E0就是已在教會中的非信徒決志信主;E1帶領同文化教會以外的人信主;E2帶領相近交代的人仕歸主。在此佈道者要跨越教會文化外,也要跨越與福音對象之文化差距。陳惠文,What? Where? How? 差傳神學初探, CCCOWE & HKACM,p.20-21

[8]P0表示這些人已參加本地同文化的教會;P1表示該群體中已有同文化的本地性教會;P2表示該群體中沒有教會,但其文化與一個有教會的群體相近;P3表示該群體沒有教會,且與已有教會的群體文化差距很大。陳惠文,What? Where? How? 差傳神學初探, CCCOWE & HKACM,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