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傳事工指引」分享(四)--教會與宣教士的關係-宣教士的培育

作者:林兆源 (2002年 8月)

引言

培育宣教士的基地,非地方教會莫屬。然而,教會卻苦惱著,沒有半點兒竅門,不知如何做,才有成功的宣教士可以在主的禾場上服侍。在平安福音堂的「差傳事工指引」中,我們有「宣教士的政策」一項,包括了「招募與關懷」、「生命與追求」和「與教會和差會的關係」等。這正說明地方教會在培育、支援及差派宣教士上,擔負起非常的責任。我們必須好好學習,明白權責關係,同心為神國努力。

  1. 地方教會--孕育準宣教士的搖籃有牧者說得好:教會需為產生高質素宣教士負責,而不是為宣教士的數量而負責。[1]宣教士在教會中成長,大致上他的生命素質,也是從教會中領受。一個成功的宣教士,他的性情和靈性必須被人羨慕欣賞,這樣說來,他的教會必定是能夠使信徒在靈性及性情上成長的地方。宣教士是服侍人的人,他們對當地人表達神的愛,在團隊中活出愛,在與每一個人的接觸相處上表彰基督無私的愛,他們如何能這樣服侍呢?就是從教會生活及服侍中學習,我們必須謹記,犧牲捨己對大部份人來說,並非與生俱來,反之,為了生命成長,付上不少的代價與操練,教會可稱為信徒生命操練學堂,是屬靈成長坊,是鍛鍊出美好生命的宣教士場所。所有差會都盼望在教會中招募那些「完美」的宣教士,可惜他們都是失望而回,因為世上根本沒有這樣的工人。相反地,宣教士不住在錯誤中學習、改進。我們看到,成功者並非那些不會犯錯的人,而是那些虛己學習,明白自己的限制,勇於承認錯誤,甘心學習改進的人。請問教會是否一個可以提供學習的地方,讓他們偶然犯錯(當然不是特意的),教會是「成全聖徒」 (perfecting of the saints) 的地方,讓「準宣教士」發現及操練好神所賜給他的屬靈恩賜。宣教士為其麼參與差傳事工呢?就是因為他們對神的國度有合乎聖經的領會與認同。神的國不限於地上一個兩個教會,不論個別教會是如何的增長,在世上仍有半數以上的人沒有機會聽聞福音,這對那些以神國為念的信徒來說,使他們心中其感不安,在基督再臨之前的日子中,必須好好把握機會,雖然要飄洋過海,或是攀山越巔,這些宣教士為了神國度的擴張,要離開本地本族父母,也在所不計。他們如何能有如此的心胸與思想?當然歸根於所參與的教會,這樣的教會,不祇為自己的活動成功而沾沾自喜,反而為那未得之福音地僅僅於懷,故此,在崇拜中有為普世代求的環節,在祈禱會有專為差傳工代禱的主題,在壁報板上有注目的宣教標題,在週刊上編列了普世福音事工動態,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普世國度觀就被建立起來,產生出來的宣教人才,是心繫神心,在後方支援的信徒,也能胸懷普世。林安國牧師拓出宣教士生命成長有八方面,而每一面教會皆有支援角色的擔任。[2]宣教士生命的八階段教會的支援角色一.呼召獻身裝備訓練二.教會肯定認同支持三.差派出發基地後勤四.適應工場不斷支援五.首期衝刺系統支援六.回歸述職欣賞接納七.重上征途再次委身八.告老歸田夥伴到底我們深信,成功的宣教士始於成功的教會,求主興起更多這樣的教會。
  2. 地方教會--甄選宣教士第一關地方教會如要聘任傳道牧師,大致都會謹慎行事,面談、試講、參考推薦人的意見,缺一不可。對於接納宣教士,好像就較「兒戲」,有調查116間西方教會有關宣教士的甄選,16間表示沒有特定的制度與方式;四成表示單靠面談:四分一表示重視信仰審查;祇有六間會要求專業的心理輔導測驗。[3]可以肯定的說,我們聘任傳道牧師比聘任宣教士來得嚴謹鄭重。甚麼是作宣教士的優先條件呢?良好人際關係每每決定宣教士的事奉成效。這包括他本來在教會中與信徒們的關係,更從他與同工們的關係中可以預見困難或幫助。求主為工場預備這樣的工人。教會要「成功地」甄選出合資格的宣教士,教會領袖必須要好好的自我準備。首先,教會領袖們必須肯成為差傳學生,學習差傳基本。他們應該明白到作宣教士的不同階段及需要,以致明白到究竟在尋找一個怎樣的候選人。以下幾方面或許可作為參考:
    1. 一個新的宣教事工是如何開始及發展的?支持或差派教會到這個工場在五年、十年或更長日子之後有甚麼的期望?
    2. 新到任的宣教士是如何的安頓及適應新的文化及語言?為甚麼宣教士在初期總是被當地文化的魅力所吸引,使來卻又產生抗拒,最後又甘心地接受並適應?
    3. 宣教金錢應如何被運用?對於應否以經濟支持在非洲攻讀神學的當地弟兄,你有何意見呢?這種支持有何利弊?如何以經濟幫助本地教會領袖而不會產生過份倚賴後遺症?
    其次,教會領袖應建立牧養未來或現任宣教士的技巧。假若能發掘出有潛質作宣教的信徒,用合宜的方法來鼓勵並牧養他們,使他們能走上宣教路,好得無比。對於那些在工場中的宣教士們,也應給予適切的輔導幫助。至於在貧窮人中作宣教事工的主僕,就更願有效地推動信徒支持此類事工,惟要小心不要產生不健康的依賴。再者,地方教會的牧者領袖,要將所領受到的差傳認識及理念,透過制訂宣教政策而具體化。好的差傳政策有以下的優點:
    1. 鼓勵對艱深問題作出反省,避免領袖魅力的偶像化;
    2. 使決策過程更理性,避免混亂和前後矛盾,誤會及創傷;
    3. 或是因要遷就個人際係而產生不公允、教會宣教士政策清楚釐訂教會、宣教士及差會之關係,也讓會眾因而明白教會在差傳事工上的方向;
    4. 使處事方針能持之以恆,避免每次有人加入時從新討論。
    差傳委員會成員與教會中的長老、牧者、或其他相關人士不住對甄選過程、支援、督導和關懷宣教士上作出適切的檢討,促使沒有停頓的反省與學習。
  3. 宣教士與母會或差派教會的關係有一些服侍主的人,以為在「以色列中祇剩下我了」,這種錯覺會使他在成功時陷在自我膨脹中,或在艱苦中落在極度孤單絕望。宣教士必須明白,他是在一個屬靈的團隊中配搭服侍,這包括兩個層次:宣教士與代禱肢體及母會之間的團隊,以及宣教士與差會同工和當地同工之間的團隊。前者是後者的基礎支持。要在工場上有美好的成效,必須在前者的關係中放上時間精神,不要以為「走得到工場就好了」,宣教士不在母會關係中耕耘,虧損的不單是自己,連神國度的擴張也受影響。
    1. 宣教士對母會或支持群體應該有以下的心志或目標:
      1. 建立教會肢體對宣教的負擔負擔可以是個人性的,太個人性的負擔至終變成了孤芳自賞式的理想追求,為甚麼不可以讓其他人分享到你的負擔呢?為甚麼宣教事工總是由宣教士帶頭,而教會在其後喫力地追趕呢?假若教會上下都能領受到宣教的負擔,宣教事工就不再是宣教士的個人抱負和服事,變成了教會的佈道方向與目標,可以策動全教會全面投身。
      2. 建立教會對宣教的支持理念沒有落實的渠道,就是不切實際:肢體肯參與,表示認同與委身:假若他門不知如何入手,宣教士就要為他們「開路」,有路就可以行,要使信徒在金錢、禱告、關心等事上皆有路可走。
      3. 建立教會中對宣教有心之肢體對宣教的認識找接斑人是每一屬靈領袖之天然職責,宣教士應發掘宣教新血,不要錯過在教會中對宣教有熱誠的信徒,多一點分享、多一點禱告、多一點培育,在神的工場上就可以多一個工人!
      4. 建立教會與宣教士參與之宣教事工的關係最後,人總會離去,人去樓空的情景是淒酸的,宣教士所參與的事工中,也讓支持教會可以一同參與,或是禱告,或是探望,或是有智慧地支持,透過關懷建立關係,而且一直發展下去,結為宣教上的夥絆,何其美麗。
      要達至以上的目標,宣教士的「宣教工場」就變成兩個了,一個是「留下來的教會與肢體」,另一個是「去到遠方的工場」。那一個重要些呢?怕你們也會回答得準確。這樣說來,宣教士的心胸要闊,心志要堅,異象要清,還有,屬靈品德要「勁」!
    2. 宣教士與母會的「瓜葛」或「茶堡」 (Trouble)[4]Stan Smith 在 Evangelical Missionary Quarterly 中曾指出,宣教士與母會或其差派教會,常有糾纏不清的恩怨,當中錯綜複雜,要能同心合一,必須面對這些,超越自我,才能讓神作工。以下列舉幾方面:
      1. 差派教會視宣教士為擴張本身對會眾操控的影響力的手段;而宣教士視對方為達成自己宣教實踐的途徑而已。
      2. 差派教會在計劃時並不尋求或聽取宣教士自己的看法。
      3. 差派教會本身的事奉同工所得之待遇,每每較宣教同工為高,這對宣教同工形成一種無奈的「差距」。然而在另一方面,宣教同工得到「額外的照顧」,例如休假機票、子女國際學校教育津貼等,也會形成倒向的「差距」。兩者間的妒忌與不忿也會使同心合一變成不可能。
      4. 差派教會領袖恣意批評宣教士在工場上未能「本色化」,例如不明處境就批評宣教士不肯在貧民區中居住、不一定要有汽車代步等指摘。
      5. 差派教會對宣教士有不設實際的期望,力添無謂的工作壓力,例如要求宣教士記錄每分每毫的開支,作為教會經濟支持的根據;或是每週寄回工作日程記錄,作為支持宣教的檢討。
      6. 差派教會領袖在探望工場及宣教士,時間都是十分緊湊,根本沒有足夠時間來作個人牧養輔導,建立生命。
      以上數點衹不過是冰山一角,教會與宣教士,並差遣團體,必須要正視這些現象,議卑地承認自己的不足,互相學習,彼此代求,才有機會在其中找到出路,同心為天國的福音努力。

[1]Rev. Wan Hsiao Yun, “The Local Church: the Cradle of Future Missionaries”, Asian Missions, 1/94, p.21

[2]林安國,〈宣教士的生命八階段--教會的支援〉,《華傳路》,第卅期,2000年7-8月。

[3]Dr. Gailyn Van Rheenen “Can Local Churches Effectively Select and Care for missionaries?” The Missiological Reflection #9, http://www.missiology.org/MMR/mmr9.htm

[4]Stan Smith, “The Trouble with my Home Board is …”, Evangelical Mission Quanterly, April 1985, p.11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