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生命」的再思

作者:陳錫安 (1986年 9月)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 10:10。豐盛的生命是基亮徒應該追求的目標。通常教會只緊張信徒得救的問題,我們竭力傳福音,栽培初信者,直到他們清楚信仰,有重生得救的經歷便算了。其實得救只是信仰的初階、生命的起步,基督不但要世人信靠祂得生命,更希望且要求信徒不斷的長大,以至有更豐盛的生命。正常的生命是會不斷長大,主耶穌的長成使我們得了一些啟示:「耶穌的智慧和身量(或作年紀),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2:52)。當嬰孩誕生時,父母希望他五官端正,有正常的生命,但不是停留在此階段,還祈望他的身量和智慧都正常地生長,任何一方面不健全都是值得遺憾的。身體與智慧都不長大當然是最悲的事,雖然身體長大,智慧卻不增加當然是一般人所恐懼的,但反過來說,智慧增長身量不大,或局部長大,同樣是一件可怕的事。平均發展、循序漸進,適當時候長大成人是最理所當然的事。只可惜我們所緊張的只是屬肉身方面的增長,基督徒太少顧及靈命的生長,讓自己永遠停留在初信的階段,正如希伯來書對他們的指摘:「看你們學習的工夫,本該作師傳,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並且成了那必須喫奶的,不能喫乾糧的人。凡只能喫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纔能喫乾糧,他們的心竅學習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來5:13-6:1)

然而屬靈生命的豐盛與屬肉身方面的成長實有顯著的不同;如何證明是屬靈豐盛的生命呢?是否有足夠真理的知識,工作的熱誠與能力,可以幹一番大事呢?一般信徒以為多讀聖經、多讀屬靈書籍,有真理基礎,便是豐盛的生命,正如以弗所書四章十六節所說: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當然我們不能否認讀經是靈命增長的最重要因素,它是供應信徒靈命的主要糧食,但不是可忽略的事實:生命無疑需要糧食,但不能只是拚命的將大量糧食塞進去,生命便更健全,更有力,相反他若吃不得其法,不吸取其精耍,對身體是有害無益。若讀經不能使我們更多認識神的兒子、不能使我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只是人讀我也讀,並以自己能多讀、多諳解經法、曾鑽研深奧道理而自豪,只想充實自己,彰顯自己,徒增人的自高。請勿誤會本人在此大唱反調。提出如此論據,重點是要闡明豐盛的生命那靠字面上的認識,而是要對主有真的認識,更深的認識。

或許有人以為肯事奉(心志準)、能事奉(多有才幹及恩賜)、多事奉(竭力及勞苦工作)乃豐盛生命的明證。故此有不少人肯付出不少時間,大量精力去做很多的工作,他們抱著這樣的宗旨,只要你肯做,只要你多做,只要你做得有成績,便賺得萬人欽羨,也證明自己有豐富的生命力。嚴格說來,「事奉」的真義不是拚命的工作,單從字面已顯出不是單指工作,而是對某人「事」之、「奉」之,唯主人之命是從,討主人之歡心。基督徒縱然肯做、能做、多做,倘只是想標榜自己,建立自我的地位、聲望,這不是真的事奉,更不是豐盛生命的表現。我們極力鼓勵基督徒應該竭力多作主工,不過先決的問題須研究這些工作,作在主的身上,是否主所喜悅的。老底嘉教會自以為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外表看來他們是有心的,只不過是不冷不熱而已,他們是興旺的,且是豐富的,可惜他們只建立了自己以為不錯的事業,沽名約譽,真正的情況是如何呢?這教會是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竟然一無是處,何解?主因是由於他們不是事奉主,逼使主站在門外,教會內沒有主的地位。然而事奉主是屬靈生偭長大的自然流露,生命越豐富,事奉越多、越廣、越深是不容置疑的。

又或許有人認為肯撇棄、肯擺上、多奉獻、多犧性該算是屬靈生命長大的證明吧!保羅生命成長時,他能看萬事如糞土,將以前以為有益的當作有損,所以肯犧牲是豐盛生命必有的行動。倘若目標不正確,美其名是為主,實質想高抬自己。事實上有不少人稍為奉獻一丁點,便以此自炫、到處宣揚,唯恐別人不知曉。他們渴望彰顯自己,亦圖獲人家的稱讚。

我們得承認真正豐盛的人生不能缺少在真道上的建造、在事奉上的忠心、在奉獻上的竭力:不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質方面的豐盛。生命既由基督而來,生命漸長,或進至豐盛的地步亦須藉基督而得。主說,祂來了,不單叫人有生命、且是豐盛的;祂不是說,祂先給我們生命,然後我們自生自滅,各自尋求生命的豐富,基督是帶著極大的豐滿進入我們生命中,我們只要透過多方面的追求、經歷,使基督的生命在我們裏面豐富起來。相對的,我們「舊我的生命」便不復存。因此,如何得著豐盛的生命?豐盛生命藉甚麼顯露出來?最簡單、最具體的答案就是虛己、忘我及無我。主耶穌,了解基督,體貼主,不求自己的益處。我們須多認識基督自己的感受,讓基督在我裏面照常顯大,這才是真正的長大成人,豐盛的屬靈生命。

聖經多處強調真正的事奉、真正的愛主、真正屬靈的豐滿是表現在完全謙卑的性格上。小孩子要模仿成年人,雖然他可以說大人的話,卻沒有成人的氣質,只落到被譏笑為「老人精」的地步。屬靈生命的氣質就是讓人在基督徒身上見到豐富的基督(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不是我們個人的本性、喜好及表現。從保羅書信中,我們可領悟他靈性越高、生命越豐富、認識主越深,人也更顯得謙卑。他寫哥林多後書時說:「我雖算不了甚麼,卻沒有一件事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林後 12:11);到寫以弗所書時,他自認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弗 3:8);最後在提摩太書信中承認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當然這幾段經文背景不同,所述事物亦各異,但無可否認,保羅越深經歷主,便越覺自己渺小、無有及污穢。當然,真正的謙卑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生命力,不是自我吹噓一番便成。有些人自認謙卑,卻處處在表現自己,保護自己、辜息自己、原諒自己。

基督生命的本質是完全謙卑,腓立比書二章六至八節將這種特質描迖得淋漓盡至。主耶穌也勸人學祂的樣式,從祂身上我們可以體會到真正豐盛生偭的模式。真正的謙卑不是虛偽的做作。經歷越深,眼光越放遠,才覺得自己是如何渺小;更多認識真我,更多否定自己的價值,才體會基督的寶貴,才能彰顯基督的豐富。我們思想主耶穌基督本與神同等,但竟降卑至不如人,成為最平凡、最貧窮、最大的罪人,這種真謙卑、真偉大絕不是、也絕不能裝作出來的。

一般人知識越多、身份越高、成就越大、財富越厚,很難面對失敗,更難謙卑自己。能在逆境中,眾叛親離下,工作沒有果效的情況中依然處之泰然是如何堅強的生命力。今日太多人崇尚外表的豐富,太少人追求靈裡的豐富。最後晚餐時,門徒所憧景的是得尊貴身份,過舒適生活,好勝爭強,主暗示此乃最後晚餐,又明言祂將被賣而死,門徒所重視的是主一旦不在,誰作首領,基督即顯示其謙卑的一面、束起腰為門徒洗腳,主耶穌這種生命力在十字架上更表露無遺。摩西被神稱為世上最謙和的人,而謙和的性格是他的生命到達最高峰時的表現。很易有錯覺、以為他最豐盛的人生應該是獲得所有知識後,年紀又達精壯期,胸懷大志,眼見同胞處於水深火熱中,毅然挺身而出,聲勢使人懾服,可是他那時只是逞匹夫之勇。四十年的磨煉,雄心大志全失,又達垂暮之年,照理大勢已去,誰知此乃生命的巔峰,若他不是有這股生命力──謙卑,如何能承當此屬靈大任。意氣用事,弄權傲物,發洩情緒,任何人都能,當時,摩西只要沉不住氣,二百萬人的命運便毀於一旦,猶幸他能貫徹始終,含羞忍辱,面對百姓的怨言、恐嚇、厭棄,同工們的排擠與杯葛,他不但不反唇相,且甘願犧牲自己以補救破口,這是真正的偉大,真正的豐盛。

豐盛的謙卑生命,亦不計較個人的感受,遠遠超過韓信的忍辱負重,他能忍只顯示他有自知之明,力不能勝只好委曲求全,是形勢、是環境使然,非所願也。只有看自己已死,才能真正的謙卑忍讓。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自尊、自憐常是生命進入豐富的攔阻,已死的人沒有任何感覺,更沒有一絲反應。

因此,屬靈豐盛的生命,不是鍛鍊、培育「己」的長大,相反地、卻是更徹底地將「己」破碎,基督的豐富唯有藉著人的破碎才能彰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