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與奧古斯丁

作者:吳主光 (2004年 10月)

主後325年,是基督教第一次舉行「普世大公會議」,稱為「尼西阿會議」。這個會議,可以說是教會進入世俗化時代的最清楚分界線。那時,大逼迫已經過去了,羅馬皇帝康士坦丁也決志信了主.但他強迫會議通過讓他死後做羅馬人的神,又做「主教的主教」。之後,在康士坦丁的扶助之下,教會就漸漸變成「國教」──國家惟一合法的宗教,其他宗教都變成不合法,都是異教或異端了。因此,325年是一個很重要的教會歷史分界線年份。之前,教會落在二百年的大逼迫中;之後,教會大大興旺,也大大世俗化。

不錯,325年之前的古教父已經開始有變質的言論,但是整體來說,教會的靈性還是相當好的。但是,325年之後,教會大大世俗化,許多人加入教會是為想要做官,因為康士坦丁皇定規,不做基督徒不准做官。但這些未重生得救的人,一旦進入教會,又做起官,和做起教會的領導人來,結果瞎子領瞎子,教會就大大腐敗,不堪設想了。

教會大大世俗化和變質,當然必定有愛主的人起來指斥,和要求改革。但是可惜,「大公教會」的觀念已經形成,凡不肯加入「大公教會」,或言論不同意「大公教會」的人,都被判為「異端」。在「國教」觀念之下,「異端」分子是要判刑坐牢,或充軍,或被殺的。於是,逼迫又再燃起;從前是不信主的羅馬政府逼迫教會,現在是稱為信主的「國教」逼迫教會。正如中國稱為「三自」組織逼迫家庭教會一樣。為甚麼會這樣呢?說起來,還是因為一些古教父變質所致。拿這期間最著名的古教父奧古斯丁來研究,就可知道這時期教會變質到怎樣的程度了:

奧古斯丁(Augustine)生於主後354-430年間。他個人悔改信主的見證,非常感人。他本來過著情慾放蕩的生活,十七歲就納妾。他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多年來一直禱告說:「神阿!求你賜給我清潔的心,賜我自制能力控制自己勝過情慾。」但他一直擺不脫情慾。最後,有一次他為罪痛哭時,聽到有小孩子不斷地說:「拿來讀,拿來讀。」他抹乾淚眼,偶然看見一本聖經在面前,隨便翻開一看,就看到羅馬書十三章十三節:「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兢嫉妒,總要披戴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結果他悔改信主,387年受浸,395年出任北非希坡(Hippo)主教。

後來,因為西羅馬帝國淪亡,他就寫成著名的《神的城》(The City of God)一書。表示,羅馬這個世上最大的名城雖然傾亡,「神的城」(指教會)卻永遠長存。他認為,神在掌管一切,教會的權力,應該凌駕政治的權力之上。因此,他極力鼓勵「政教合一」,日後天主教教皇認為自己的權力比皇帝更高,就是根擄奧古斯丁所寫的這本書。

《神的城》這本書,又促成天主教認為,天主教教會以外沒有救恩,正如啟示錄所說,在「新耶路撒冷城」外面的人,都是滅亡的一樣。因此,他維護「大公教會」的合一,主張不能容忍任何人分裂「大公教會」,說:

「人若領受真理的教導,而被吸引前來敬拜神,固然是好事;但那些因為懼怕刑罰而被迫歸向神的人,也很重要,因為這樣的人多。所以我們不應放棄後者。事實上,有不少因為懼怕神而歸回的人,在回轉之後,慢慢受到教導而改變,也能活出真道。…例如主呼召保羅歸回…主不但開口攔阻他,還用大能推倒他在地上,…弄瞎他的眼睛。既然如此,教會為何不能用武力來使那些失喪的人歸回呢?」

他解釋,以武力迫人轉向神,是根據主耶穌說:「勉強人進來」(路13:23)。他相信,教會在政府之上,政府應該履行神藉教會所發出的命令,去逼異端分子就範。

奧古斯丁的死對頭是「伯拉糾」(Pelagius)。為了駁斥伯拉糾異端,他又倡論「原罪」。日後發展成為天主教藉「嬰兒洗禮」來除去嬰兒的「原罪」,要叫嬰兒「得救」。他又認為「修道」可以禁慾、「煉獄」和「聖物」可以帶來祝福……。因此,他認為只有「大公教會」(當時已變成『國教』)擁有救恩,人要得救,就只能靠教會為他施行聖禮。

其實伯拉糾的為人非常嚴謹正直,他認為奧古斯丁未悔改之前,生活放蕩,很不信任他。奧古斯丁主張「原罪」,他卻認為沒有「原罪」之回事;亞當犯罪只影響亞當,不可能會影響後人.而且亞當就算沒有犯罪,總歸還是要死亡。每一個人都有完全的自由意志去抉擇犯罪與不犯罪。

因此,伯拉糾的見解過份偏右,奧古斯丁的見解過份偏左。後來,伯拉糾被「迦太基會議」判為異端,政府把他驅逐出境。但奧古斯丁的教導,卻大大促成羅馬天主教離經叛道,不惜動用軍隊去強逼人入教.手段的殘忍程度,不下於昔日信奉異教的羅馬帝國。想不到,這位充滿強烈感情,對人溫柔同情的奧古斯丁,一旦誤解聖經,便將教會屬靈的合一,解為屬地有形的組織合一.並且用最殘忍的武力來殺害異己,促使教會變成冷酷無情的殺人魔鬼。歷史許多例證告訴我們,所有異端的產生,都是因為誤解屬靈路線:將教會屬靈的本質,視為屬地的國教組織;屬靈的國度,視為教會與皇帝聯合統治的「神聖羅馬帝國」;屬靈的權力,視為政治的權力;屬靈的救恩,視為聖禮帶給人的救恩;聖靈的引導,視為會議的議決案;屬靈的合一,視為「大公教會」以武力維持的合一……。所謂教會世俗化,其重點乃是在此。可惜,當時的古教父,幾乎沒有一個醒悟在這一方面出錯,竟都全力支持「國教」,用許多屬靈的道理來維護「國教」不斷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