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對財富的態度

作者:余仕揚 (2001年 8月)

處於資本主義的社會中,人類生活的差不多每一方面都與經濟接鉤,每一個決定都要取決於金錢,不單是世界是這樣,基督徒也必須要考慮到金錢對我們的生活和事工發展的影響。財富的態度和理財的方法,兩者是息息相關的。本文章會先討論基督徒當如何看財富的態度,往後會再與大家討論如何實踐基督徒的理財行為。

原來主耶穌對於信徒處理有關「經濟」的事情是十分重視的:

「在主耶穌的教導中,涉及最多的,公認是天國(神國)的講論;其次則是經濟的課題莫屬(如:金錢、財主、窮人、筵席、捐獻、納稅等)。更重要的是,信徒的「天國之旅」往往與個人經濟事務上的態度和行為息息相關(太16:26-27,19:23-30,23:25,25:31-46,路12:33,14:12-14,16:19-31,19:8-9)。」[1]

主耶穌比較全面地講論有關錢財的態度的經文,莫過於路12:48:事緣有人要耶穌幫助他與兄弟分家產,主耶穌以責備的語氣拒絕了他的要求後,就順勢向眾人講論有關金錢的態度。祂用比喻指出人要刻意賺取和儲存許多財富的動機,不外乎兩種心態:貪心和憂心。

貪心(路12:13-21):

「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12:15)主耶穌教導我們「免去一切的貪心」原因是「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意思是「一個人的生命不在於他所擁有的富庶資產。」 A man’s life does not consist in the abundance of his possessions. (NIV)於是就設了比喻來解釋:「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啊!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吧!』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啊!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12:16-21)這個人家道豐富,擁有富庶的田產收穫,也不是從違法的途徑所得,也能好好收藏、計劃、處理自己的財富,叫自己的生活安逸無慮,正所謂「打跛腳都唔使憂」。

人為自己的將來打算有甚麼不行呢?記住主耶穌的重點不在於那人擁有多少,乃在於那人的心態,他的問題是貪心。他以為擁有愈多就自然愈安逸,愈對將來的生活滿足信心。然而神所在乎的是人生命的富足,不是生活的富足。雖然人可以擁有和積存許多財富,但我們都只是這些恩賜的管家,其實不是我們自己所擁有的。相反,我們的生命是神所擁有的,是神要在我們身上投資祂所賜予的生命。我們既然是神所投資的資產,理當為神保值生息。那財主曉得為保障自己生活的財富保值生息,卻不為神所投資在他身上的生命增值,神就要取去那生命、因為在神面前這份投資已經再沒有價值了:「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啊!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有世人曰:「你所擁有的錢不是你的,你用了的錢才是你的」,這句話用在基督徒身上就是:「用在你身上的錢不是你的,用在別人身上的錢才是你的」,因為只有以愛神和愛人作動機來用錢在別人身上,才能把今日、暫時、寄託給我們的財富帶到永恆去,這就是生命上的富足了。貪心可能可以令人生活上富足,卻換來生命的貧乏。

憂心(路12:22-32):

耶穌認為人對財富的另一個誤解是來自憂心。「耶穌又對門徒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路12:22-23)人似乎有一個自然傾向,就是擔憂生活上的供應(衣食住行)是否足夠。主耶穌再一次將焦點放回生命的重要課題上,再指出生命是超越生活上的需要: Life is more than food, and the body more than clothes (NIV V23)。之後就以不為自己耕種的烏鴉、不為自己紡製的百合花,和不為自己妝扮的野草作為例子,證明天父必知道和供應我們的生活需要,只要追求(seek, strive)得正確,就必有足夠的需用給我們。所以主勸導我們不要追求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只管追求神的國,就不用為生活憂心:「你們不要還求吃甚麼,喝甚麼,也不要掛心;這都是外邦人所追求的。你們必須用這些東西,你們的父是知道的。你們只要追求他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路12:29-31,按原文作出的更改)

就正如要一手拿起一捆結滿果子的葡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抽起接連至樹枝的枝條部份,自然整掛葡萄連帶所有果子都能帶上。相反若只著眼於果子,用力抽起其中幾粒葡萄,只會令這幾粒柔弱的葡萄與整捆脫掉,不得償失。在資財的理解上也是同一理,若以葡萄的果子為財富和生活上各方面的需要,連接果子與葡萄樹的枝子就是我們的生命。生命若與葡萄樹會接連得穩妥,就必能長出各樣茂盛的果子來,只著眼於果子(生活的需要)而忽略生命與葡萄樹的關係的話,就必枯乾凋謝,不得償失(約15)。從以上兩段的經文中,可見每當主耶穌討論財富的時候,都立刻將焦點從財富本身轉移到生命的問題上:「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若要問:「在今天經濟掛帥的社會中,基督徒當如同管理自己的財務呢?」相信主耶穌的回答是:「你問錯了,問題應該是『在今天經濟掛帥的社會中,基督徒當如何管理自己的生命呢?』才對。」愈著眼於生活的信徒,生命就愈貧乏,貪心和憂心就愈多。「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逶了。」(提前6:8-10)

今天有不少信徒對財富的理解出錯,就只會問:「我當如何投資?我當如何保障我的工作?我當如何增加收入?……」主耶穌卻提醒我們問:「你當如同投資生命?」生命不在乎生活上的富足,因為生命遠遠超越生活本身。

安心(路12:33-34):

貪心與憂心是信徒常出的毛病,皆因未肯完全把生命投資往神國的業務上,然而主卻憐憫我們,賜給我們一個令人在這變幻莫測的世上可得安心:「你們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同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因為,你們的財寶在那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路12:33-34)主耶穌對那少年財主豈不是作出同樣的挑戰嗎?「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路18:22-23)財寶在天,心也就在天,當然可以安心在地生活啦!

三個「財主」的個案

2001年6月14日《明報》B20版有一則報導標題:〈印度丐為建學校行乞30年〉,內容是:「一般人行乞目的不外是為求三餐,但印度乞丐查札較特別,六十七歲的他為了自己居住的村莊建立學校,至今行乞了三十年、目前已有五十名學童進入這所依賴他每日乞討所得的學校就讀。」這乞丐可能不是基督徒,未必聽過真理,雖然他自己在生活上可能比較他所幫助的學童更窮,卻真真正正將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無論他得救與否,他的生命都比許多自認是認識真理的基督徒富裕。

香港「打工皇帝」、年薪超過九百萬的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先生,最近公開向幾百位年輕人透露心底話:「自己自忖是一個成功、有目標、憑良心講是個好人,卻坦言自己不快樂。」[2]

香港富商、新鴻基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江先生同樣描述自己未信主之時的矛盾:「在94,95年,三兄弟同心合意將願意達成,在世人眼中很成功,而我亦進入事業高峰、家庭幸福,人世間重視的金錢、名譽、地位皆有,但隨之而來的就是空虛。既自信又自卑,很矛盾,是以前從沒經驗過的。恐懼一天比一天強。」[3]可見單單依靠財富本身,不單不能令人滿足,只能換來空虛和恐懼,引來更大的貪心和憂心,適得其反。然而將生命投資在神國的業務上,所積存和投資的都全然安全和保證生利,人就再不用貪心和憂心,能以在主的懷中安心。

(以後會再討論基督徒可以怎樣處理資財,在世落實去投資神國的永恆業務上。)

有關的參考資料

陳終道:《基督徒生后面面觀》。香港:宣道出版社,1996年。(在第22課〈怎樣處富足?〉和第23課〈藉錢財事奉神〉中,陳牧師以忠於聖經的作風列出不少聖經例子來講解這課題。)

蕭壽華:《紛亂世情中的立場》。香港:宣道出版社,1999年。(書中作者所寫的〈基督徒如何看財富〉一文,概全面又簡潔地整理聖經中有關財富的教訓。)

蘇穎智:《跨世紀倫理地圖》。香港:學生福音團契,1999年。(第11課〈商業道德與錢財觀〉作者從聖經教訓和豐富牧會經驗中作出撮要卻實用的教導。)

釋迦里:《管理箴言》。香港:福音證主協會,2001年。(尤其當中的原則一「把職業獻上」和原則二「利潤是途徑,不是終極目標」引用了很有富代表性的實例,作者是管理學教授。)

希爾:《商界高手》。香港:宣道出版社,2001年。(作者是商業和經濟學院院長,書中第十一章〈財產〉對商界和個人財務管理都很實用。)

鄧智維:《最有價值的投資》(錄音帶)。香港:宣道出版社,1999年。(福音性較重,適合慕道或初信者。)

〈郭炳江談信仰:巔峰上的空虛恐懼〉,《明報》(1999年10月10日),D7版;與〈錢財屬神,我只是管家〉,《明報》(1999年10月17日),D7版。(這兩則剪報記錄了郭炳江先生的訪問,談論他的信主經過和對財富態度的改觀,是一個活生生的見證。)


[1]徐濟時:〈信徒如何面對經濟掛帥的社會〉,《紛擾世情中的信仰立場》,(香港:宣道出版社,1999年),頁81-82。

[2]〈基督徒,你快樂嗎?〉,《時代論壇》(第721期,2001年6月24日),第2版。

[3]〈郭炳江談信仰:巔峰上的空虛恐懼〉,《明報》(1999年10月10日),D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