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與錢財

作者:原樹華.蔡蔭強 (1997年 10月)

  今天的香港,不單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更是中國開放改革所需資金的重要籌集地。中國富庶起來,香港的經濟也一片欣欣向榮。結果,樓市熾熱,股市興旺,排隊成風,幾乎達到「全民皆股」的地步。生活在這個「發達」的城市,我們應如何面對財富呢?

  1. 財富是神的祝福

  神與亞伯拉罕立約,賜大福與他,使他成為大國。錢財也是神賜福的一部份。再者,這些財富是神在列祖困苦時賜給他們的。亞伯拉罕因妻子美貌遭險,神卻解救他,使他得到法老很多的財富(創12)。雅各被舅父欺騙及設計謀害,神在夢中教導他致富。(創30, 31:42)所羅門不求富貴,神卻給他更大富貴。可見神是那位厚賜百物給人享用的神(提前6:17)。箴言也教人一些致富之道,例如要腳踏實地勤奮作工(10:4,14:23),做事要有計劃、循序漸進、不急躁(25:4),小富由儲蓄節儉開始,當減少揮霍( 21:10)。好施予者加增財寶,反之吝嗇過份的必貧乏( 11:25)。美國開國時的清教徒守著這些精神, 便為國家打好經濟基礎。

  2. 金錢的危險性

  在這個鼓吹消費主義的社會中,廣告不斷刺激人的物慾,例如青年人用上名牌便會引人羨慕,增加自信。孩子年紀小小便被「洗腦」,以擁有電視廣告推銷的商品為滿足,並引以為榮,甚至取笑沒有的同學。成年人也整天為樓宇籌算,樓價上升時或雀躍萬分,或痛心疾首,而不少人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睇樓、買樓、賣樓、炒樓。在生活費用昂貴的城市中,拚命地搵錢及搵快錢,已成為很多人的人生目標,也成為城市人一生甘被勞役的原因。

  主說:「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太 6:19-24)這句話遭貪財的法利賽人嗤笑(路16:13-14),主卻一語道破錢財的危險之處,它可迷惑人、引誘人,以金錢為終極目標,以致內心受金錢捆鎖束縛而不自知。聖經形容陷在這種網羅裏的心態為「貪」 (crave for),就是以金錢為至高無上,為衡量一切決定的唯一價值標準。一旦落在這種心態裏,金錢便不再是供人享用的工具,反倒成為支配人心的主宰,取代神的地位以發施號令,使人不能走在神的道中。所以聖經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

  撒但很狡猾,牠擅於利用人的弱點,攻擊人最脆弱的地方,利用人的罪性牽引誘惑人。牠利用錢應許人有自信、安全感和權力,好像不需要神也可得著滿足,叫人追求錢,貪愛錢,倚靠錢。稍作觀察,即會發覺,不單個人,連整個社會也陷在「搶錢的靈」中。所以,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屬靈爭戰,與「瑪門」爭奪人。

  3. 與金錢打一場屬靈的仗

  少年的官因產業多,不願委身給主,他仗打敗了。箴言卅章的亞古珥,祈求神使他也不貧也不苦,就是求神減少他在面對這爭戰所受的沖擊,讓他能在爭戢中站立得穩。腓立比書的保羅在爭戰中勝得漂亮,是因他「無論在任何境況都可以知足……凡事都能作。」勝得何等瀟灑!

  4. 致勝的關鍵

  a. 認定錢財是神所賜的, 甚至「得貨財的力量是祂給你的」(申8:18)。很多信徒在求職入職之初,都會感謝神,升職也不忘感謝神,但升上高位後,便漸漸認為是憑自己的才幹得來的。摩西勸以色列人不要因金銀增添便心高氣傲(申8:14)。要謙卑倚靠神,不靠無定的錢財。(提前6:17)更不要炫耀財富。近年很多人在大陸揮霍炫耀,包二奶,沾色情;結果,換來家散人亡,染上性病及被擄勒索。筆者就知道一廠家因揮霍而遭匪徒擄人勒索撕票的個案,值得引以為鑑。

    若我們認定一切是神所賜,便會常存感恩的心度日,將物慾和心中渴慕的舒適都服在主的旨意下,聽候神的時間和安排,便可勝過錢財的迷惑。「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 10:22)中國人說:「心滿了一切都滿。」又說:「知足者貧亦樂,不知足者富亦憂。」真是智慧話。「敬虔加上知足,便是大利了。」(提前 6:6)讓我們走上信心的道路,專心倚靠神,在世為人倚靠神的誠實和恩典(林後1:12)。筆者在美國遇上很多大陸基督徒留學生,他們一無所有,但神卻供應充足有餘,他們的屬靈豐富是我們有錢卻靈裏貧乏的香港人難以經歷到的。

  b. 認清錢財的真正價值。

    有些富足人只曉得在金錢上建立自己的「王國」,在那裏尋找安穩,也自以為高人一等(箴 18:11)。就如無知的財主對自己的靈魂說,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那正是以物質、以金錢掛帥的社會的寫照。他們忘記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而應看重在神面前的富足(路 12:19)。其實聖經要我們控制錢財,將它放在適當的位置中,不要被金錢控制,因為錢財的價值很有限。神的智慧教導我們,賢慧的妻子、孝順的兒女及美滿的家庭都是耶和華所賜的,不是用錢可買得的。(箴 19:14)人用家中所有的財寶,也換不到愛情,只會被人藐視(歌 8:7)。英國的戴妃有美貌,有財富,有尊榮,有名望,她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愛,顯然是個悲劇。

    今天香港居住的環境太過擠迫,謀求改善,是自然的事,但筆者在外地看見,美加澳的人居住環境很好,隨便可有過千平方呎的房子,還有前後花園的。可惜,他們泰半夫婦離婚,家庭生活並不快樂,兒女在破碎家庭長大,孤單痛苦。這提醒我們:「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設筵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餅乾,大家相安。」(箴15:17,17:1)除此之外,真正的平安、美名、神的恩寵,智慧知識,氣節傲骨,比錢財更為寶貴(箴13:8; 22:1; 8:10; 28:6)。奧古斯丁說:「神一切的賜福,都是錢財買不到的。」所以,我們要除去積儹錢財在地上的心態,也不要讓錢財主導我們一切的決定,包括職業工作,讀書選科。

  c. 我們的錢財,要用在人的生命上,要投資在永恆的事上,就能打勝仗。

    我們若承認一切所得是從神而來,便會好好的作管家處理金錢,也會甘心奉獻,神也更祝福樂意奉獻的人。「你要以財物和一切初熟土產尊榮耶和華,這樣,你的倉庫必充滿有餘。」(箴

   3:9)慷慨奉獻金錢,必可勝過金錢的轄制(林後 9)。我們若只循例地奉獻十分之一,便會忽略了一些隱藏的或遙遠的真正需要。筆者很欣賞外國的一些信徒和教會,他們支持很多差傳事工及各方面的需要。願主使用富有的香港信徒在神國的擴展上有份。我們不要成為富有的窮人。

    再者,我們不要怕窮,卻要與窮人認同。主與我們認同,為我們成為貧窮,這是道成肉身的奧秘。近年香港赤貧人士倍增,老人家排隊為搶食米而受傷,都提醒我們要學習存憐憫的心,多關懷身邊的貧寒人、老弱無依者及新移民。

    「憐憫窮乏的,是尊敬主,也是借給耶和華。」(箴14:31;19:17)「貧窮的人有福了, 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施比受更為有福」這是主耶穌的大智慧。(徒 20:35)當我們與貧窮人認同,便會認識到人的基本需要其實可以是很少很簡單的。學習過簡樸生活,便會發現,很多高科技所帶來的方便及感官刺激,其實並不是必要的。當我們選擇過簡樸生活, 錢財的思慮迷惑便漸漸退去。

  5. 基督徒投資與投機

  作為一個好管家,按主人的心意去分配及使用金錢是重要的(太24:25-27)。「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太25:14-31)又告訴我們,運用資源,使其增長,也是必要的。

  可是,在金融體系日益繁複的環境中,投資與投機的界線已越來越模糊!例如公司發行股票,原是有效籌集大眾資金,投入業務,產生效益以回饋投資者的一種金融活動,對社會經濟具有莫大的貢獻。然而股票也可「炒買炒賣」,變成為近乎賭博的一種活動。同樣,做買賣是運用手上資金購入合適商品,在適時適地以適價沽出,服務消費者。商人獲利之餘,對民生也作出一定貢獻。然而在樓市的例子裏,當大量的資金流入,將樓宇囤積居奇,便產生推高樓價的負面影響。

  經常有肢體問:基督徒能否參與這些金融及買賣活動?

  筆者以為,這個問題,要區分「可以不可以」及「合適不合適」兩方面來討論。我們必須了解,「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我們若除掉香港人「拋個身出去搏一舖」的心態,並願意承擔風險,合法的金融和商業活動都是可以的。我們在可行的事上,還須自問,這樣行是否合適?而合適與否, 可考慮以下各點:

  a. 經濟承擔能力-

    一切投資都是可賺可蝕,這是投資風險。倘有虧蝕,自己在經濟上是否能承受得起?

  b. 心理承擔能力-

    有些人雖然能承擔經濟損失,但卻承擔不起由此帶來的失意和沮喪,亦有些人也受不了股價起跌的沖擊。

  c. 社會效益-

    所選擇的商業金融活動,除了增值外,能否對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及效益呢?

  d. 潛在危機-

    在投資投機賭博界線含糊的今日,原本純樸的心態,也可逐漸偏歪,衡量自己能否站穩是非常重要的。

  e. 筆者在過往有一階段,曾制約自己不下象棋。原因並非象棋有什麼不對,但那段時間發覺腦海中常常浮現出曾下的棋局,其至靈修時也揮之不去。當發覺自我控制不了的時候,自知「下棋是可以的,但現時對我是不合適」,於是停止下棋,直至自忖再下棋時不會再有失控現象,方才恢復下棋。這個經驗,也可應用在衡量自己是否合適作此類投資活動。

  最後,筆者再三提醒肢體們,估量風險非常重要。最近股災,便有不少於四個股民炒孖展失敗,因而跳樓慘死。霸菱銀行是英國最老字號的銀行,卻因投機期指,輸掉數拾億美元而倒閉。此外還有不少中央銀行及大金融機構在外匯市場及期貨市場輸掉數以十億計的美元。聖經教導,「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 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想要急速發財的, 不免受罰。」(箴28:20,22)弟兄姊妹,千萬不要作「盲俠」及「賭徒」!終日被「金魚缸」的上落、股價的升跌,累住了自己的心,那還有能力事奉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