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傳事工指引」分享(三)--差傳模式與策略

作者:林兆源 (2002年 6月)

引言:

近年科技高速發展,使人的心思更活躍、更具創意,因為通訊和運輸的便捷,傳統差傳模式兌變出多元化的差傳策略,在跨文化的福音事工發展上百花齊放,這情況是好是壞?眾說紛紜。教會在積極參與差傳事工時,也應對此等情況趨勢加以留心,其長短優劣,也能稍微掌握,就能帶領會眾向前同走差傳路。

首先,來個宣教士定義!

所為兵行險著,給宣教士下個定義,必然會將某些人士拼於門外,勢必引起公憤。然而,多年前 Jim Reapsome 在 Evangelical Mission Quarterly 中指出,「宣教士」之名被濫用至幾乎所有義務自願人士,祗要有辦法從教會或信徒中得到經濟上支持,參與在本地或海外之任何機構或教會任何工作,皆可被冠以宣教士之名。他指從聖經亮光中,作為「宣教士」,必須至少包含「神的呼召」和「神的差遺」 (God calls and God sends) 兩大元素。因此並非所有自願獻身者都可以被稱為宣教士,更不應以為冠以此名後有甚麼高人一等的地位呢。

我曾閱讀過這樣的一個宣教士的定義,深置十分之美好,願在此與你分享:「宣教士是一位在自己文化之外的地方為著教會擴展而受差遺支持的工人。」 “A missionary is a supported worker who is involved in the expansion of the church in a culture other than his own” (Dr. Terry Hulbert) 這裡指出作為宣教士的幾個特點:(一)有足夠的認受性 (supported worker) :受教會或信徒表認同神在他身上的帶領與恩賜:(二)為著教會的擴展 (in the expansion of the church) :直接福音傳播是教會擴展之途,但我們也得承認,有不少的宣教工作,是間接地促成教會的擴展,這點是無容置疑的;(三)自己文化以外 (in a culture other than his own) :指出這等人的事奉對象之文化與自己的有所不同,其中也沒有的福音見證;保羅也以此來區分彼得和他自己事奉的不同(加2:7)。當然我們也可以加上地理距離的因素在其中。

不同宣教士的類型

宣教士的身分被確定後,隨之而來的,我們發現有不同類型的宣教士。所謂不同的類型,基本上是宣教士或差會因應不同宣教處境而作出相應措施,以達成福音使命。假若我們以為個人有權去選擇、或取捨不同的途徑去服侍,在根本上來說,這是錯誤的。惟獨差派的主,有權決定甚麼是最好、最合宜和最有效的方法與途徑。蒙召者被主差遺去作成祂的工,祗是基於不同的工場因素,蒙召者以不同的身分進入並作工,這才出現不同宣教士的類型,換—句話來說,不同的類型,祗不過是不同的策略,目的仍沒有改變,就是將救人的福音傳揚。

一般來說,有「專職宣教士」,就是那些「打正名號」,以宣教士身份,甚至「配額」進入工場的;這類宣教士,多以開荒植會為主,本港宣教士中,仍以此為大多數,佔77%[1]。專職宣教士多有「一生以傳道、祈禱為事、如同保羅一生作外邦人的使徒」般的心志。

至於「短期宣教士」是在第二次大戰及韓戰後才興起的,他們事奉的年期由半年至三年不等:這種策略之所以被廣泛接納,有不同的原因,例如對於終身宣教工作感到畏縮不前;或是以短期宣教來親身體驗宣教生涯,印證神的呼召;也有可能是不同事工的需要,信徒自知無呼召作終身宣教士,但也願花一兩年作海外福音工作;而且一些事工本質是短期性的,例如以技術協助電腦支援、或是某上建築工程的監督等。短期宣教可參與的事工,十分廣泛,包括替宣教士打理家務,與他們作伴,打字,美術設計,文字工作,醫生護士,建築,開荒佈道,建立教會等。

另一種近年頗受專業人士趨之若騖的宣教參與,被稱為「帶職宣教士」。因很多宣教工場是回教、或是前共產國家等封閉國家,他們並不歡迎「宣教士」,卻需要很多專業人士幫助國家發展,這福音的門是需要從事差傳者有創意地去開啟,我們也稱這些地區或國家為創啟地區 (Creative Access Nations) ,宣教士帶著俗世工作身分工作居留,但仍以實踐大使命為目標。我們必須指出,不是每一個在海外工作者都是帶職宣教士,帶職宣教士「是一個清楚神的呼召,為了福音的使命,願意在海外以俗世工作為生,在自己圈子中見証神。」2001年的統計,香港差派之宣教士中,有41人以帶職身分在異國中服侍,佔15.2%,看來這個比例會愈來愈大呢!雖然近年的差傳潮流中,「帶職宣教」已成重點推介,也是在創啟地區中有效的途徑,倡這策略必須運用得直,才能有效地發揮功用。而且我們也要謹慎,不要基於後現代思潮中對過往的事物「反抗」的心態,而對於傳統的宣教策略作出不適當的批評;傳統的開放宣教工場也不會因此而被「冷落」,參與者也不應被視為沒有專業條例之下而求其次之選擇,在鳥瞰全球的福音需要下,不同的地區群體實在需要不同的宣教士去收主的莊稼:再加上聖經中的帶職宣教的模範,是保羅而不是百基拉。百基拉的工作是「織帳棚」,而保羅的工作是「建立教會」;百基拉在工餘時教導聖經,而保羅是在不得已情況下才織起帳棚來,否則就是全情投入開荒佈道的事奉中。今天我們要靈活運用神所給予信徒不同的「銀子」,但不要以此為藉口,避過全人投身屬靈的爭戰。 Robert McQuilkin 曾尖銳地指出,有多少的帶職宣教者能有效地建立教會?如果以為單靠帶職者工餘時帶著疲倦乏力的身心去見證佈道就可以使福音遍傳,實在是非夷所思。[2]當然我們也明白不同的差傳機構對帶職宣教有不同的闡釋和規模,有些是名符其實的宣教士,也有些不過是基督徒於海外工作,如今天的北上工作的香港基督徒一般,沒有「宣教呼召」,沒有「教會的差派」,他們在工作中、在工餘時,以基督徒身分與人相處,甚至主動的佈道作見證,我們甚欣賞這樣的信徒,祗是不需要將他們放在差傳事工中的最前線,讓他們與宣教士彼此配合,發展最大的果效。

不同的差傳模式

宣教士的身分因應工場處境既有所不同,差傳機構也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中有不同的模式,認識這些不同的模式,教會在配搭宣教的事工上,就更能知己知彼了。差傳機構,或稱為差會,大致上可分為六種。[3]包括傳統差會 (Standard Missions) 、技術支援服務組織 (Service Missions) 、救援組織 (Relief & Development Missions) 、資助當地差傳 (Indigenous Missions) 、短期宣教 (Short-Term Missions) 、堂會直接差派 (Congregational-Direct Missions) 。這六種模式的比較,請參下面的圖表:[4]

歷史緣起重點事工長處短處
傳統差會歷史悠久的差傳模式,由威廉克理在二百年前成立浸信會差會開始,成立了數以百計類似的差會。海外基督使團(前稱中國內地會)、非洲內地會等差會均成立超過百年之久。差派宣教士到福音未及之地,向福音未及之民傳福音,事工重點以開荒、佈道、植堂、門訓為主。歷史悠久,蘊藏寶貴的宣教經驗。多元化的宣教模式與策略;切合各族和區的需要。傳福音,建立教會,具體地實踐大使命。成立日子長久,容易失去異象與焦點。過度擴張事工或致力鞏固勢力。教會與差會之關係複雜,架構和組織繁複,未能把握傳福音之良機。差會在植堂時,甚少把差傳意識傳遞給新植的堂會,導致新堂會未能承擔向本土宣教的責任。
技術支援服務組織二次大戰後新興的差傳模式以技術支援方式服侍宣教工場的群體或支援教會(例如:聖經翻譯);藉新發展之科技傳楊福音(例如:福音廣播)多為超宗派組織,不受宗派色彩所左右。服務較易與當地人和當地教會建立良好關係。傳統差會與技術支援服務組織相輔相成,可互補不足。以間接的方式事奉,未必看到工作果效,事奉人員或會迷失方向。這是一個追求直接服侍和對話的年代,間接的宣教方式,或漸會為人所不接納。技術支援服務涉及龐大的資源,有關組織不容易籌措資金。
救援組織二次大戰後新興的差傳模式,一群人道主義者,成立組織,援助貧窮受災的人。援助遭遇天災人禍的地區。建設貧窮落後的社區,使他們有能力自助。推動復和行動,減少戰爭及種族衝突帶來的傷害。遵行耶穌基督愛人如己的命令,幫助陷在水深火熱中的人。透過服務社區進入「創啟」地區,藉救援、服務彰顯主愛,見證基督。救援工作在短期內急需大量人手,參與救援的人未必是基督徒。只能服侍人肉身的需要,不能直接傳福音(有時是客觀環境不容許),事奉人員很易迷失方向。雖然藉著服務社區彰顯主愛,但非基督教團體亦提供類似的服務,受眾可能會把兩者混淆。
資助當地差傳二次大戰後,許多宣教工場開始對外關閉,傳統宣教士難以進入。與此同時,各地信徒已長大成人,正好由他們履行宣教責任,至於欠缺的資源,可由海外的差會提供,使當地信徒可專心傳福音。實質上,他們的事奉對象及事工與傳統差會分別不大。這類差傳機構以人力和財力支援當地的信徒,讓他們能全心專注當地的福音和植堂工作。一般信徒對本族得救的負擔強於外來的宣教士,只需以人力和財力上支援他們,福音果效遠大於外來之宣教士。福音使者既為當地人,他們不需申請簽證,不需學習新的文化和語言,也不必適應新環境,就能用當地人的文化和語言,傳講救恩的真理。由當地人傳講福音,就不會把福音誤認為「外來宗教」。支援當地宣教工作的費用,遠低於從外面差人去的宣教費用。提防當地工人過分倚賴外面的經濟支援。經費運用要清楚交待,避免落入斂財的試探中。提防雇工心態,如果當地人傳福音為的是賺取金錢,就會失卻傳福音的異象。提防父輩心態,差會不要把當地同工看為雇工。當地同工與差會必須保持緊密溝通和聯絡,建立互信。不少種族之間存在矛盾,當地人在當地宣教會引起猜疑,外來宣教士傳福音反較易為當地人接受。
短期宣教二次大戰及韓戰後,北美年輕人對上一代的權威失去信心,為了掌握第一手的宣教經驗,於是紛紛參與短期宣教。差會為年輕人安排機會,到世界各地的工場,參與不同形式的短期佈道工作,又在出發前提供佈道、祈禱、差傳等訓練,造就他們的佈道技巧。讓年輕人擴闊視野,了解普世工場的需要,從而激發宣教心志。不少年輕人經歷短宣的洗禮後,受感召投身長期宣教的行列,也有人回國後與人分享短宣的經歷和學習,激發別人關心差傳。短宣的經歷,豐富了年輕人的生命,助他們成長。參與短期宣教者多為年輕人,年輕人有幹勁、有熱誠,但人生經驗不夠豐富,容易犯錯誤。短期宣教工作,必須與教會配搭事奉,並加以跟進,否則難以建立長遠的福音果效。
堂會真接差派九十年代開始興起的宣教模式。興起的原因如下:(編按:華人教會於六、七十年代已有這模式出現,緣起與西方教會有別)
超級大型教會有足夠的財力和人力開拓工場,差派宣教士,不必借助現有的差會安排,他們本身已有能力扮演差會的角色。先鋒型的教會領袖,不甘聽命於差會安排,於是直接開拓本身的宣教事業。有某類特色的教會,喜到世界各地建立同類型的堂會,他們認為只有他們的堂會,才會建立同類型的堂會,自不會假手於現有的差會。
教會直接差派和支持本會的會友為宣教士,或直接差派短宣隊伍到某地區或某民族中(教會在差派前已與該區或該族的教會建立了緊密的關係),由宣教士或短宣隊協助傳福音和植堂的工作。由堂會直接差派本堂會友參與宣教工作,教會對宣教士的關顧會更全面和直接。由教會直接開拓和管理宣教工場,大大增加堂會對工場和差傳對象的從屬感 (sense of ownership) ,激發會友更積極關心差傳事工,更努力為差傳事工奉獻。差傳事工是一門專業的事奉,當中涉及差會行政管理、擬訂全面的宣教策略、宣教士的甄選、評核、訓練、督導、在異文化地區建立教會答問題;堂會未必掌握這一切的關鍵,謬然差派宣教士到異文化地區開荒值堂,若然產生問題,堂會未必懂得處理。不同文化背境有不同特色,未必能在別處建立,強而為之,必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問題。堂會直接差派宣教士,雖然會激發會友對差傳事工的關心,但在遇到困難而處理不當時,也會摧毀他們對宣教的熱誠。

對各種不同的差會模式,教會祇在神面前靜心禱告,等候神清楚的引導,可以在差傳事工上與差會彼此配搭,發揮果效。


[1]根據香港差傳事工聯會之〈香港宣教士2001年統計簡報〉,《差傳聯訊》第82期,2002年6號

[2]Robert McQuilkin, Six Inflammatory Questions, EMQ, July 1994, p.262

[3]美國世界差傳中心的總幹事溫德博士,在1997年11至12月的差傳前線 (Mission Frontier) 中評論這六種的差會模式。

[4]熊黃惠玲,〈差傳模式淺評〉,《往普天下去》,1999年1-3月號,p.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