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哀傷到成長

作者:月霞 (2002年 10月)

他離開我和兩個女兒己剛好十年了。那年的暑假我們一家四口去完夏令會後,丈夫先是發病,看了幾個醫生後沒有進展便入了醫院,住院數天後昏迷了,最後便死去。八月尾更完成了喪禮。據醫生解釋他的病是先天性的,發病後清況只會轉壞,最後更是不治。

我們在毫無準備之下面對丈夫的喪亡,實在悲傷至極,然而神的恩典是夠我用的:教會的幾對夫婦因愛神而愛我們,他們的陪伴,幫助及安慰、弟兄姊妹及家人的支持及問候,使我從嘗試逃避、不知所措、忙亂、悲傷中逐漸能勇敢面對這事件。

從《從哀傷到成長》[1]一書中我認識到由苦難、損失、失喪、喪亡等所導致的哀傷以喪亡最為創痛悲傷。當人面對苦難時最好的解決辦法並非壓抑內心的哀傷,而是去面對和講述那痛苦的經歷。將哀傷化為言語,公開講述所遭受的痛苦、創傷或透過文字將哀傷之情表達出來同樣可得著釋放。亦只有將哀傷的感受釋放出來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哀傷是人生中無可避免的一部分,是一種對喪失、喪亡的情緒反應,是一個過程:過程中哭泣可作為一種淨化哀傷情緒的做法,因淚管是神賜給我們抒發憂傷用的。健康的哀傷過程包括:

  • 讓情緒完全抒發出來;
  • 從經驗到的尋找出意義來:
  • 與別人分享經驗、感受,並重回社會的生活中。

若能做到這三項即已達成「哀傷任務」,意即舉哀者已從哀傷中釋放出來,重新投入生命之中。

作者更發現猶太人的死亡觀念,當中包括「哀傷任務」所要完成的:

  • 猶太人很多做法能讓哀悼者可盡情抒發悲傷,如撕裂衣服、頌德文、祈禱、背誦哀悼文等。
  • 猶太傳統將辦理喪禮的一切事務交回哀悼者本人,這可防止逃避面對死亡的事實。
  • 埋葬死人時哀悼者會參與鏟泥,藉此表達對死者最後的愛與關懷。
  • 猶太人相信葬禮的完結并非「哀傷任務」的完結。解慰酒後便隨即開始一星期的「分享會」,藉此向入不同的人覆述事情的經過,從中再活現那個經歷。到訪者也許會沈默不語,這沈默的同在總是最大的安慰。
  • 猶太人覺察到哀傷有不同的程度及階段,故訂下了一年的哀悼期:劃分為3日極度悲哀、7日哀悼期、30日逐漸適應期及11個月回憶及醫治期。

哀傷既是一個過程,是反應和接納的階段,也要進入成長的階段。作者更列舉喪失帶來的成長的方法:

  • 要容許情緒完全的流露,無論是震驚、憤怒、內疚、憂鬱、哭泣等。
  • 哀傷可是任何形式的,只需當事人加以演繹。它是可以看為學習的機會,從其中傾聽神的聲音。
  • 學習說再見及歡迎。當事人在創造一個新生活結構前,他得先對希望及舊夢說再見,然後歡迎將要來臨的。因生命本身就是充滿著開始及結束的交織。
  • 將哀傷的性質改變。可嘗試完成去世者未完成的理想及工作或做一些貢獻人類的事,免得自己在自憐或放縱生活中倒退。
  • 幫助當事人重建生命的一些態度:「在所發生的事情中一定有些意義尚待發現。」、「我決定與支持我的人在一起。」、「我會接受生命的挑戰」等。

閱舉這書後回顧丈夫的喪亡,我學會了接納損失、失喪、喪亡等是生命中不能避免的,是每一個人都會面對的,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分別而已。再者生命不在乎長短,乃在乎有否投入信仰、活出平安喜樂的豐盛生命及多作主的工。我亦願效法丈夫的信仰熱誠,多作事奉。

前陣子我們團契中某弟兄的父親去世,他是首次面對摯愛家人的喪亡。團文都自願參與喪禮中司事及獻詩等,並覺得不單是弟兄家中的事,它如同我們大家的事,理應大家一起渡過,不管是沈戰、安慰或支持。當晚的惜別會有團契及教會的弟兄姊妹、弟兄的同事、街坊朋友及親戚聚在一起,我卻視之為團契時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時間及地點改了而已。我亦願弟兄能在這一失喪事上得著領悟,學習明白神及經歷神!

人到了中年以後,會有很多機會接觸失喪的臨到,如摯愛的家人及父母、年老的親戚、同事或同學的父母等,但願我們對死亡或失喪有正確的了解及認識,學習以積極及正面的態度面對之。我亦深願肢體中曾在哀傷中經歷神幫助及帶領的,學習效法基督成為「受創的治療者」 (the wounded healer) 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1]曾立煌著,《從哀傷到成長--耶利米哀歌的生活應用》,香港:宣道出版社,l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