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肢離破碎到整全的信仰

作者:麥子強 (2004年 11月)

信徒也要讀神學?

近年來,香港的神學教育已趨向普及化,有不少弟兄姊妹雖然沒有被神呼召作全時間事奉,但也毅然放下高薪厚職,進入神學院修讀一至兩年的全時間課程。就以筆者所牧養的堂會為例,三年內已有五位肢體選擇這種進修方式。從這些肢體的分享中,筆者感受到他們對信仰及真理追求的熱切,他們不甘於(或不滿)停留在已有的信仰程度,希望能透過有系統的訓練來整固對神及聖經的認識。值得我們思想的是,這現象反映出神學訓練已不是傳道人的專利,其實一般信徒也需要及可以在信仰的追求上接受更嚴謹的學習及訓練。

「無料」信徒

筆者認為現今教會要面對的其中一個危機是「信仰空洞化」的問題。我們都認同叫人得救的福音是簡易不過,一個人只要相信就可以成為神的兒女。不過神的心意不是單單要我們取了「天堂入場卷」就罷了,聖經說:「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或作成熟)的地步」(來六1),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們,作信徒不能永遠「吃奶」,要離開「嬰孩」的階段,需要長大成人以致能消化「乾糧」,如此才有能力分辨是非。令人擔心的是,現今不少信徒對真理的認識非常淺薄,福音信仰已漸漸被視為一種宗教消費品,最重要是「令我舒服」及「簡單易用」。「信耶穌」的意義就等同於「上天堂、開心及無痛苦」;原本豐富無比的聖經已被約化成幾節口號式的金句。結果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信仰根本無能力承載及介入實際的需要,也失去指導我們如何行道的功能及角色。最後,信仰只剩下一堆零碎的感受及成為個人喜好,只能隨心中所喜好的去行。

從肢離破碎到整全的信仰

嚴格來說,每一位信徒都擁有其一套的神學觀,基本上「神學觀」就是我們對基督信仰的理解及詮釋框架,問題是我們的神學觀是否合乎聖經及能對當下生活作出適切的回應?是否具備整全性及系統性的特點?抑或是肢離破碎、片面及自圓其說?讓我舉一例子作出說明:相信大家也曾到過中藥舖「執藥」吧,中藥師會在不同的小櫃子中取出藥材,按不同的需要配制出不同藥方。同樣,整全的神學觀就是一間比較全面及有系統的屬靈「中藥店」,不同的小櫃子就是我們的神學框架,以承載不同的真理內容,如神論、基督論、人論、救贖論、教會論及末世論等。而當我們面對真實處境的信仰實踐需要時,我們就要如中藥師般從不同的小櫃子中配搭出適切的方案,向不同的實存問題作出對應。試想假若中藥店只得三幾個櫃子,藥材分類不清,滿地亂放,你會對此店有信心嗎?故此,一個整全及有系統的神學觀,是我們信徒必須追求及建立的,否則我們的信仰只會「一時一樣」,無力分辨真偽。筆者在神學院的進修,之所以選擇神學研究為主修,就是基於它能為信仰提供一個較整全及精細的真理觀,學習從不同層面來認識真理。坦白說,在講求高度實用主義及「急功近利」的文化下,堅持神學建構的重要性的確使人感到沉悶及被批評為不切實際(這些批評往往是怠懶的藉口)。不過,若果我們的信仰實踐不是建基於穩固的真理及神學基礎,只是不經思索地「東抄抄、西抄抄」,長遠來說只會自食惡果。所以筆者強烈建議弟兄姊妹參加不同的神學課程及多閱讀真理性較強的書藉,不要單單看見証及實用性的工具書。

「信仰尋求理解」──「聽」與「問」的實踐

事實上,筆者明白未必每位信徒都能有空參加神學課程,但最少在個人的追求上,我們的確可以更進一步,多利用神給予我們的腦袋,好好思考有關聖經的啟示。筆者認為可以首先從「聽」與「問」來實踐對信仰的進深認識。福音信仰的起點是「傾聽」,啟示正正就代表我們需要閉上嘴巴,謙卑地接受上帝的召喚與使命。除此之外,面對教會的傳統及弟兄姊妹,我們也需要以一夥開放的心去作出理解。路加福音二:46記載:「過了三天,就遇見他(耶穌)在殿裏,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耶穌雖然是真理的本身,他仍然願意細心聆聽教師的講論,實在是我們的美好榜樣。

另外,經文告訴我們,這位少年耶穌表達了他不滿足於單單守節的禮儀,他要對其信仰及傳統作出深入及認真的理解。所以他除了聽之外,也一面「發問」。真實的信仰不能止於「聽」,更需要一直的作出發問。正所謂「學問」,就是要「學」去「問」。筆者發覺近年來弟兄姊妹對真理及聖經的認識越來越薄弱,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缺乏對信仰「發問」的能力。如果你對某一事物沒有問題,就往往代表了你對其失去了興趣及進深認識的動力。如果我們的信仰只停留於一種單向填鴨式灌輸模式,牧者只提供一套所謂「無敵的答案」,信徒根本不用反思及提問,只被動地及接受一些信仰知識,當中失卻一種主動的學習及投入,這並不是真實生命的正常反應。相反,「發問」卻代表了我們對神作出回應、參與及思考,這是成長的必須條件。

弟兄姊妹,細心聽!放膽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