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仕揚 (2005年 6月)
聖樂崇拜的困境:
現代教會常掙扎於聖樂敬拜的形式議題,如新與舊詩歌、單琴與樂隊、詩班與敬拜隊、詩歌集與投射機之間的優劣,容易忽略探究聖樂在崇拜中的理念與目標等關鍵理念。從培育聖樂與領詩人才的角度來看,常犯的毛病是「三不練」:不訓練、不排練、不熟練。
- 不訓練:傳統以來我們以為只要肢體有好靈性和穩定出席聚會就可以作主席領詩,不給予適當訓練就當上帶領會眾敬拜神的重要崗位。於是肢體就從觀察其他人的做法依樣畫葫蘆,再加上個人猜測、感動、創意,將領詩變成教訓、棟督笑、見證分享等個人天才表演,事後教會若不與之作檢討,就繼續讓他自由發揮、自生自滅。其實除了靈命是基本甄選條件之外,教會同樣須要按聖靈恩賜來分配不同肢體事奉的職事,還須再加上適當訓練來裝備有恩賜者成為合用的聖器。基礎的領詩訓練最少要包含敬拜的理念目標、流程設計,與帶領技巧三方面(參下)。
- 不排練:與司琴缺乏默契、程序混亂、錯漏百出之原因除了是經驗與預備不足之外,主因是沒有排練所致。綵排就是將敬拜的程序、選歌、節奏快慢、演繹方式等與司琴或敬拜組員預先操練,祈望在共識與默契中暢順地帶領會眾敬拜真神。就算只須與司琴配搭,司琴也不是主席肚裡的一條蟲,不會自動知道主席的領詩要求。
- 不熟練:練習達至完美(practice makes perfect)。有恩賜、有訓練、有排練者也必須有恆常的操練才能在讚美神的事奉上完全。人人當事奉,不代表人人當作領詩事奉,若每星期都編排不同肢體擔任領詩,就會做成練習機會少至技巧生疏,進步緩慢的現象。讓有恩賜與承擔的主席多有實踐與檢討機會是最能造就優秀主席、提升敬拜氣氛的做法。建議每位主席每年最少有三至四次領詩事奉,而且每次事後必須作檢討,求進步。
領詩訓練的要素:
- 理念目標:崇拜最基本的理念是啟示與回應(Revelation and Response),在救贖歷史中,神是主動向人啟示自己的話語、屬性、計劃、作為,要求人作出合適的回應,包括理智、情感、行為上的全人委身[1],也就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的表現。神讓以賽亞在異象中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榮光充滿全地,又蒙赦罪之恩(啟示),就心悅誠服地接受主的差遣,在頑梗悖逆的百姓中作先知(回應)。啟示錄第四至五章描述天上的四活物與二十四位長老基於神永恆的屬性、創造、救贖(啟示),就俯伏高歌敬拜坐寶座者與羔羊(回應)。無論是舊約或新約、聖民或聖徒、祭祀或主餐,敬拜者都是以委身回應神自我啟示之恩。進而,敬拜的目的就不單局限於榮耀神,同時是要造就敬拜者的生命。無論是聖樂抑或講道的環節,崇拜都是朝向塑造聖徒品格為目標,陶造更像基督的生命[2]。值得一提的是塑造感受的層面,在這強調個人感性的後現代潮流中,有教會以強勁或煽情的聖樂吸引慕道者,這背後的理念是將敬拜看為慶典(celebration),以敬拜隊帶出從救恩釋放出的喜樂與動力。雖然敬拜包含感性元素,但要留意聖樂的內容與表達是否合乎聖言啟示的真理,過份地追求也會引致敬拜人自己的感受的危機。相反,也有教會為求維護以神為中心及以真理教導為元素的傳統,強調嚴肅、悔罪、受教的氣氛,在聚會中表達敬畏(reverence)。這卻忽略提升聖徒的感性層面,其實神也樂意看見人在基督偉大的救贖中存戰兢而快樂、滿足[3]。蒙恩的人對神自我啟示的回應包括歡慶與敬畏,兩者並存,並不排斥。榮神益人、情理兼備的崇拜相信就是在心靈和真理中(in spirit and truth)的敬拜,全面塑造愛主、像主的生命。
- 流程設計:既然敬拜是由神性自我啟示帶出委身的回應,敬拜聚會就要圍繞著一個主題來編排流程,這就能避免東拉西扯、雜亂無章的現象。一個完整的崇拜雖然以讚美為嘴唇的祭開始,卻必須以生命的活祭為高峰:以讚美開始,以委身總結。以十五至二十分鐘的敬拜為例,選唱三至四首詩歌,再以經文與禱文穿插配合發揮敬拜的主題。第一首是讚美詩,用以帶起敬拜的氣氛;之後的詩歌是描述神的榮耀屬性、作為或應許,讓會眾從詩歌的內容和旋律中進深體會敬拜主題的內容;最後一首是奉獻或祈願的詩歌,呼籲會眾獻上生命,立志過合神心意、討神喜悅的生活,此乃敬拜的高潮。選擇詩歌的原則不在乎新與舊,乃在於好與懷,更不局限於個人所熟識甚或偏好的幾首「金曲」。選詩的原則是要配合敬拜的主題、流程與聚會性質。其實人對聖樂的偏好往往反映其性向、背景與文化多於詩歌的本質[4]。好的詩歌在於歌詞顯明福音與真理,旋律又能帶動人作委身的回應。但不要各走極端,只唱新詩以致會眾不曉得基督教的寶貴聖樂傳統,此乃忘本的做法,教會必須在不同聚會場合中刻意選唱一些傳統詩歌。而只唱傳統詩歌又會使教會因循,與時代脫節,忽略聖靈賜予教會的創意與更新,但必須要留意使用版權的問題。這樣新舊兼備的做法才能達至教會二千年來聖樂遺產的承先啟後。其他選詩的原則包括:一、以神為中心的敬畏與歡慶;二、理性與感性的結合;三、豐豐富富地蘊藏著福音與真理。[5]
- 帶領技巧:少廢話,多唱詩!這是領唱的金科玉律。很多主席有意無意間將領詩變成「詩歌講道」,發揮個人對信仰的見解、教導與見證等偉論,以敬拜為名、教訓為實,卻不給予會眾足夠唱頌時間,詩歌就成為主席講章中的陪襯與過場罷了。要謹記在一般崇拜中,詩歌敬拜是會眾惟一可以親自開口向神獻上嘴唇的祭的時段,若剝削這機會的話,會眾就只得在全場閉口連續敬聽兩堂講道了。主席說話的內容只限於唱詩、讀經、祈禱,不應長篇大論解釋經文與歌詞,只須用一兩句簡單說話帶入詩歌,無必要的指令如「請司琴彈…」也當省略,在綵排中與司琴取得默契就能使敬拜流程進行得暢順,一氣呵成。程序愈簡單、愈自然,就愈能減少出亂子的機會。複雜的流程只會叫人分心,不能全神貫注地集中敬拜神。主席也是敬拜者,不要讓流程攔阻自己的敬拜,能讓會眾投入敬拜而留意不了領唱者的存在就是領唱的最高境界。其他要留意的包括聲調清晰、咬字準確、唱腔響亮、動作自然。敬拜的形式或許會因時代、風俗、對象的年齡或靈命等變數調節,但神要求全人委身來回應祂偉大的本質與恩典,由創世至永世都沒有絲毫轉動的影兒。訓練、排練與熟練能幫助敬拜者克服種種障礙,叫台上台下眾人都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敬拜。
少年崇拜的關注:
少年崇拜:十分認同上次月報文章「生命的引火者」作者所說:很多少年崇拜「無論領詩及講道的安排都比較隨便,而沒有認真考慮及尊重少年人的期望及需要」。絕對不要將少年崇拜降格,越早灌輸正確崇拜理念與做法越理想。留意的包括:
- 多提攜:一方面大膽讓少年人領詩,另一方面在事前預備至事後檢討都要給予少年人支持。很欣賞本堂的傳道人每週預約少崇主席,協助他們定敬拜主題、選詩歌、揀經文、與司琴排練。在提攜聖樂接班人上絕對不能得過且過。
- 多創意:詩一五十篇強調以各式各樣樂器與模式來敬拜創意與恩典皆豐富的耶和華。現代年青人對樂器的接觸面十分廣,中學也有樂隊或樂團活動,教會可考慮在環境與資源許可下加入詩班或敬拜隊來豐富聖樂內容,讓少年人按恩賜配合敬拜,也可合宜地使用投影器材。無論是經文、禱文、歌詞、旋律、樂器都能表達神的豐盛屬性,簡單甚至幼稚的敬拜內容只會侮辱偉大的神與認真的敬拜者。
- 多對焦:小心不要為創新而創新,現代敬拜的危機是著重形式多於內容。形式只屬敬拜的一部份,任何年齡的崇拜關鍵都是敬拜的正確對象、意義、目的與態度。要謹記:塑造今日的少年崇拜就是塑造明日的成人崇拜;若今日殷勤撒種,將來必歡呼收割。
[1]赫士德,《當代聖樂與崇拜》,(台北:校園,1998),頁346,對聖樂與崇拜有較全面與進深的研究。
[2]《宣道會崇拜模式指引》,(香港:宣道,2003),頁68-69,理論與實踐兼備的理想崇拜學入門書。
[3]同上,頁64。
[4]華理克,《直奔標竿》,(Paradise:基督使者協會,1997),頁295,第十五課「選擇音樂」探討音樂對現代教會發展的影響,值得參考。
[5]新心音樂事工,「敬拜讚美訓練工作坊」筆記,(Houston:2000),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