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的神學院選取「實用神學」的路向?

作者:張佳音 (2001年 7月)

香港是華人神學院最集中的地區,約有20間,其中至少有一半已具規模。當中任教的講師多曾在歐美接受西方神學教育,所設計的學制亦多採西方模式,學術水平也儘量盼與西方神學院看齊。

一.牧職為重點

回顧筆者曾於1977-1981年間在「香港海外神學院」接受四年學士程度的訓練,經過十四年的全職事奉體驗後,於1995-1996年間也在美國芝加哥播道會背景的「三一神學院」接受兩年碩士的教育,現在仍繼續努力不懈每年抽空赴該院修讀博士科的密集課程。筆者並不否定學術的價值,也深覺華人教會需要對神學有深度研究的學者;然而,綜觀香港眾多神學院已朝此方向編制,實在無需要再增加類似的神學訓練。況且神學學術研究並非人人皆可參與,要劃一地要求每位神學生均能達到研究的水平殊非易事。鑑於本地、國內及世界各地的華人教會最需要的仍是在教會忠心事奉的牧者,為了不重覆事工與不浪費神國的資源,又為了回應這世代教會對牧者的需求,就算我們本身也有6位講師(滕牧師、李盛林弟兄、黃啟泰牧師、冼日新弟兄、陳梁頌玲姊妹及筆者)曾受西方學術神學院的訓練,經過禱告深思後,院董會已與同工們一致通過將我們教會的神學院訂名為「牧職神學院」。

二.聖工為主導

顧名思義,「牧職神學院」就是以培訓牧者作牧養教會職事為重點的神學院。故此,我們著意設計以聖工(Ministry)為主導的課程。在神學教育界中,不辨自明是屬於非學術的學位課程。無論是四年全時間的聖工學士(B. Min.)、兩年全時間的聖工文憑(Dip. Min.)、晚間兼讀的聖工證書(Cert. Min.)等,均以實用神學(Practical Theology)的講道、牧養、宣教等科目佔的比重最多。這不是說我們沒有研究精神,學習馬虎,不學無術。其實,實用神學的真義乃是把神學研究的成果實踐於聖工以回饋教會,叫真理不滯留於圖書館藏書問的巨著裡,而是可以應用於行為生活上,以影響生命,以拓展神國。

三.教會為場景

既然我們定意選取實用神學訓練的路向,那麼我們的神學反省及實踐的場景(Context)就在教會,「教會」在這裡不單狹指地方教會,也廣指基督身體,普世教會,包括教會機構(Para-church)。換句話說,實用神學訓練就是以教會為重心(Church Oriented)的訓練,一切課程設計均以適切時代教會需要為總方向,免得重蹈許多西方神學與教會脫節的覆轍:因著教會需要而被送到神學院去受造就的熱心信徒,畢業後卻不願回到教會事奉,反而喜歡繼續研究,甚至盼望留在神學院中教授神學。試問若這實踐神學的目標都缺乏,神學院就只能充作傳遞神學知識的工具了。

三.學士為基礎

實用神學訓練既以教會為實踐工場,那麼,教會聖工所需的事奉生命與技巧甚是重要,好像講道、牧會、宣教等,就需要用心研讀聖經,重整品格靈命,重燃愛主愛人心志。這些傳道人的素質並不一定與高等學歷的入學水平有任何必然關係。昔日,筆者蒙主帶領申請第一間(並沒有同時申請多間)的「香港海外神學院」,並不因自己有大學程度就嫌棄該院沒有頒授學位,或要求學分豁免或縮短修讀年份,反而十分享受能用四年時間浸淫在聖經、神學、宣講、佈道、實習等學習中,叫自己生命漸漸成長,打好靈修、禱告、與神同工的基礎,實在叫自己一生受用。可見四年學士的裝備是一生事奉的基本功夫,值得付上代價。

結語

過去的四十年來,神一直帶領平安福音堂走實用神學的路向,叫我們不斷熱心追求、傳揚福音、分堂植堂、設立自修室及學校,接觸社群,見證基督。又於十多年前在我們當中興起短宣中心,於五年前又興起神學院。如今又快把我們安置在沙田小瀝源都會廣場七樓成為近鄰,叫我們可以加強合作,把實用宣教及實用牧養聯繫起來,成為旗幟鮮明的實用神學營壘,為進深培訊華人教會未來工人探索前路,願將榮耀頌讚歸於神!

主內親愛平安福音堂的弟兄姊妹,您們每時的代禱,每分的奉獻必不落空,願獨行奇事的主的感召也臨到您們的身上,叫您們不單代禱及獻財,也把自己的時間及生命獻上,裝備事主,這才是神在我們教會中建立神學院的心意,請在主前禱告及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