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衝突的處理

作者:蔡蔭強 (1998年 11月)

有人的地方便一定有矛盾,教會也不例外。在面對教會內部人際的矛盾時,問題不單是要消滅矛盾衝突,有時是如何控制矛盾,使矛盾不會產生更大的傷害,也免得被撒但有機可乘,攻擊教會,叫教會留下仇恨、排斥和不能修補的人際傷痕,使教會失去愛和接納,甚至最終連神的同在也失去了。

再進一步,其實學習如何處理矛盾也是個人成長的重要機會。(弗4:3,31)在真理之下,學習讓大家持有不同的觀點,能彼此補足,彼此平衡,形成健康的矛盾,也是成長的功課。

一)學習預期衝突

亞伯拉罕與羅得本是一家人,一起同行離開埃及,但因為地少而牛羊多,他們的僕人發生衝突了。(創十三5-12)這是因環境變遷而產生衝突。香港近月來的經濟變遷叫家庭衝突大增,連基督徒菲傭也同心為僱主代禱。其他變遷包括嬰兒出世、搬屋、轉工、移民等等都會帶來家庭衝突。教會也不例外,人數增減,傳道人的轉變,教會由學生轉型為家庭,肢體的孩子需要牧養和照顧。這種種的變遷也易帶來不同程度的衝突。我們可以作好心理準備,多預先禱告,多留意教會的破口。

耶路撒冷教會的大增長也引來寡婦的問題(徒六),教會處理好這問題之後,神的道又興旺起來了。

二)趁早處理問題

很多人都不肯承認有矛盾,致使問題拖延,但拖延反叫問題深化和複雜化。亞伯拉罕處理與羅得僕人間的衝突是快速和果斷的,否則待大家結了仇怨便麻煩。研究衝突的人發現衝突是有發展的過程的:

第一期--張力期

此時期有不滿積聚,相處有不快的感覺,卻仍有信任溝通。

第二期--溝通斷絕期

問題嚴重化,大家怕討論、怕相處、怕受傷。

第三期--互相批評期

此時大家已經不集中問題本身而是集中批評對方,數對方的不是,攻擊對方的領導能力、辦事能力(愚惷不用心等)以及人格(自誇、虛偽、有私心等)。甚至懷疑對方不屬靈和不愛主。若這些批評傳到對方耳中,會產生很大的傷害。撒但也會將憤恨、不信任、苦毒等有罪的思想放在人心中,對人傷害至大。

第四期--對峙期

這往往是正面衝突期,會有過火的爭執和侮辱,怪責對方要負全責。若不是正面衝突便是與對方斷絕關係。

第五期--衝突過後,大家都受傷,關係破裂。若牽涉事奉人員,更可能影響教會的同心,禍害不少。

處理矛盾時要留意矛盾的階段,階段越後期則越複雜,困難也越大。以下是照聖經的教導,處理矛盾的一些重要原則。

三)處理矛盾的原則

甲、肯定對方

亞伯拉罕對羅得說大家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創13:8)。保羅在處理友阿爹和循都基的爭執時,也強調他們是同工,在福音上曾一齊勞苦,也強調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腓4:3)。矛盾處理的首要原則是肯定大家是一家人,是同工,是骨肉之親。即使是看法不同和做法不同,都不能改變彼此是一家人的事實,大家都是事奉主、為主、愛教會。無論如何,肢體在神家中過去的貢獻是不能抹殺,將來也會有貢獻的。我們要彼此肯定對方的價值,認真聆聽對方而不加藐視。「肯定」和「信任」是解決矛盾的鑰匙。

乙、除去不純正和負面的思想

  1. 若不想被憤怒憎恨的情緒控制,我們必須停止攻擊批評對方,停止推測對方的動機。千萬不可輕視撒但的攻勢,它會用盡方法去挑撥,使人集中尋找缺點,甚至幻想對方是大惡人。心理學家發現人有一種自我應驗的預期(self-fulfilling prophecy),當我們假設一個人不好,與他相處時會特別容易觀察出對方的不是,從而更證明自己的假設,加深惡感。當負面思想濃罩時,看見對方很多言行舉動也會產生很大的反應,甚至是罪的反應。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愛主的人在面對矛盾衝突時, 也會中撒但的詭計。筆者發現由於沒有深厚的關係及認識,很多新上任的傳道人及導師較容易產生人際的衝突。
  2. 我們必須找出自己是如何想(論斷)對方、有什麼假設,在主前認真對付,且要奉主名驅逐撒但散播的罪惡思想,對抗罪的反應,正如主拒絕彼得,責備他不體貼神心意一樣。在調解衝突時,調解者可能要疏導雙方的情緒,或有覺得受冤屈的、被誤解的,都須要疏導,須要同情、諒解和支持。
  3. 下一步是學習欣賞弟兄,接納弟兄,「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腓4:8)

丙、坦誠溝通

溝通必須在溫和、謙讓、高度信任、尊重、坦誠和開放的氣氛下舉行。大家必須有一顆開放的心,叫自己能反省;又讓別人的意見豐富自己,使自己可以進步。也要真誠地從對方的角度去感受。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盲點,需要彼此的補足。亞伯拉罕與羅得有坦誠的溝通。耶路撒冷會議中,我們可以看見使徒們在高度彼此尊重的氣氛下表達不同意見,不是單由領袖講,大家都認真地聽與講,彼得、保羅等也表達了,最後聖靈帶領雅各作結論(徒十五)。

丁、找出並解決核心問題

我們必須明白雙方爭取(爭拗)的是什麼,大家矛盾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才可以用智慧去解決。亞伯拉罕深明與羅得的爭執是因為地的不足,所以他為了保守關係而放下自己長者的權利,讓羅得先揀選,「你向左我就向右」(創13:9)。這並不是逃避,而是決意放下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偏見執著、自己的冤屈,不再計較誰的過錯得失,總意是為了教會和弟兄姊妹的好處。救恩的奧秘豈不是父神為了拯救世人而將兒子賜給人嗎?主來代表衪對我們價值的肯定,祂的十字架也是和好的唯一出路,那就是饒恕!

除了願意放下自己外,也要有智慧處理核心的矛盾。調解者需要讓雙方明白對方究竟是想要什麼,爭取什麼,甚至是指控對方什麼。當事人或是調解者都必須搜集資料,以確定問題起因、問題的核心、雙方的感受、矛盾的階段。

在處理矛盾時有以下不同方法,每一法也有其優劣:

  1. 遷就法
  2. 爭取法
  3. 雙方合作法
  4. 折衷法

究竟要讓步、要折衷或是要另找一路,都需要創新。亞伯拉罕明顯是讓步給羅得。而耶路撒冷會議抓緊真理,不須外邦人守摩西的律法,只附有一些愛心的條例如不可吃血等,這是一種折衷的做法,讓外邦人與猶太人相處時,能減少生活習慣上的磨擦。我們求主賜智慧,能使雙方同心合力,達到共識,一同得恩。

這裏教導我們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除了真理之外,很多衝突其實源於性格的不同、處事的手法和重點不同、一些真理應用的觀點角度上的差異。而很多惡感就是在這些非真理的事上產生的了。性格內向與外向、急與慢、含蓄與直率、硬朗與隨和、辦事重情抑重理,還有許許多多成長的包袱和過去的創傷,都會引起很多不合理的反應。我們若明白對方,就要用愛心接納,用和平聯絡了。

四)結語

無論如何,求主教導我們保守聖靈所賜合一的心,切切為此禱告,使主的同在不受阻隔,也不要相咬相吞,免得撒但有機可乘。平安福音堂發展到今天,長執傳道人數眾多,發生矛盾衝突實屬難免,求主幫助我們學習如何控制矛盾,甚至使之成為大家成長的機會。

編委會(蔡蔭強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