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1993年 10月)
經文:太7:7-13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問。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們開門。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同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麼?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聖經中釵h寶貴的應部A每逢讀到一個應部A應當把它記下,然後對自己說,「這是我的」。這樣,假於時日,你就像拾得釵h寶石一樣,變成靈性非常富有的人一樣。這段經文所帶給我們的應陷N是:「祈求」就得著,「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他開門;這表示神的恩門大開,機會仍然存留,凡要所求的,都必得著。這是最寶貴不過的應部
(一)「祈求」--想得恩典
1. 「祈求」是指知道對方有自己所需要的好東西,只要向他態度謙虛一點,求求他,照他的性情來看,他應該會將自己所需要的賜與的。我們的神是全豐盛的神,倘若我們身為神的兒女,卻過著一個靈性貧窮的生活,整天怨天尤人,好像神的豐盛與自己毫無關係似的,我們可能已經忘記了「我的父親糧口有餘,有多少雇工」,像一個餓死在豬群中的浪子一樣。倘若我們真是神的兒子,我們又肯相信我們的天父是極其富有的,沒有理由我們會過一個貧乏得可憐的生活的。
2. 釵h基督徒整天埋怨這個,埋怨那個,其實全因為他不肯到神面前來求;其實做了基督徒,就得到了最寶貴可以向神求的權利,倘若不用這個權利,就是枉作基督徒了;
3. 今天天天有良好靈修的人實在不多,我們教會最軟弱的一環,就是祈禱;
4. 其實我們何須怕祈禱?主已賜給我們寶貴的應部A只要你們「肯」祈求,就「給你們」;而且又說,「凡祈求的」就得著,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得;既然人人都可以得,為甚麼偏偏是「你」得不到?因為你不求。
5. 不求的人,或求也得不著的人,是因為:他不是神的兒子,若是兒子,沒有理由得不著;若不是神的兒子, 就是用甚麼方法,甚麼咒語,甚麼拜祭,甚麼善行,甚麼關係,都得不著;他懶得去求,懶開聲,懶抽時間,懶因為他看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來得實際得多;他以為祈禱是一件麻煩的事,所以馬馬虎虎地求就算了;他的祈禱只不過是一種「自言自語」,是「自我發洩」,是沒有對象的;他以神為一位與他無關係的神明,忘記了自己是神的兒子,不會享用這寶貴的關係;他不相信父神比地上的父要好得多,智慧得多,全能得多,完全得多;「你們做地上父親的,雖然做得不好,尚且曉得拿好東西給自己的兒女」,是的,地上的父親,受知識所限,能力所限,所有的也有限,道德水準也有限,於是給自己兒女的好處也是很有限;
聖經指出:「神沒有留下一樣好處不給敬畏他的人」;又說:「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賜給我們麼?」又說,神的旨意是「純全,善良,可喜悅的」;他不認識父神的性情,以為釵h時候自己祈求的反得不著,而神往往安排的,卻是不好的,父神的旨意是會禍害他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求魚,反給他蛇?」,地上的父親尚同沒有這樣毒害的心腸,天父怎會這樣呢?天父所賜的,不但不會是石頭和蛇,而是「好東西」,路加所領會的是「聖靈」,只可惜很少人領會聖靈是天父所賜最好最寶貴的,人只以為自己所想要得的那些地上的東西才是最好的。
二)尋找--想見恩主
1. 一個兒子失去了父親一定十分恐懼,他非要找到父親不能罷休;像馬利亞到主的墳墓去找主;詩篇四十二篇至四十三篇的作者「神阿,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
2. 尋找的人是存著一個追求的心,研究的心,分辨何者為最好的心,以得到所尋找的為最快樂最滿足的心來尋找;我們有誰存著這樣的心去尋求神?
3. 根據聖經的真理,是神來尋找我們,不是我們去尋找神;
4. 倘若有人真的存著少釧擬Y肯去尋找神,神就立即知道,立即安排人遇見福音,從而歸回神,作神的兒女;所以,我們相信,凡有心尋求神的人,神都安排他們出生在可接觸到福音的時代和地方,使他們可以得救;
5. 不過,我們得救做了神的兒女之後,我們還得繼續去尋求神屬靈的豐盛,神也同樣的應部A凡尋找的就尋見;
6. 可是,人不肯尋找,是因為人滿足於物質的世界,被各樣的情慾迷惑了;人懶得去尋,人馬馬虎虎地去尋,人不知道,又不相信在父神那裏有極大的豐盛;人不愛神,也不太渴慕被神所愛;
三)叩門--想與主同坐席
1. 兒子尋到了父親,知道他在某處屋內,於是就去叩門,想要到他的身邊,與他全面恢復關係,才能滿足;為父的,聽見兒子在外面叩門,怎可以不給他開門?
2. 叩門的心態是:門外不好,門裏面才安存;知道門裏面有人,而且那人是好人;初時輕叩,漸漸用力叩,直到開門為止;目的不是門本身,乃是希望進到門裏面,享受屋內的溫暖和其中的好處;
3. 主耶穌以叩門來形容我們的祈禱,追求屬靈的事物,和渴慕與神的關係;記得主形容自己站在老底嘉教會門外叩門,要進去與他們一同坐席;記得雅歌所形容的良人叩門,佳偶沒有及時開門,他就走了;主叩門,我們不開門,但我們若叩門,主一定開門,只是很少人愛與主一同坐席。
4. 人若不叩門,或馬馬虎虎地叩一叩就走了,是因為懶得去叩,越叩越輕,以至不叩;不相信裏面有人;以為裏面的人是惡人,一定不肯開門;不羡慕屋內的溫暖和好處,乃滿足於外面流離的生活;
結論:「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這句話放在這裡似乎有點怪,其實主耶穌要我們明白,如果我們願意天父怎樣待我們,我們就要怎樣待人。主教我們對待那些向我們「求」的人,照他們所求的給他們--恩待人;對那些想要尋找的人,讓他們尋見--接近人;對那些叩門的人,為他們開門--接納他們;這樣,我們的禱告就必得蒙垂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