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主光 (1996年 3月)
約翰壹書1:1-4 先論到「與神相交」,就是「神,傳道者,會眾」之間的「三角相交關係」。1章5-2:2節繼而論到「前三個觀察自己是否真與神相交的檢查」,我們稱之為「三個騙人的謊言」。2:3-11節接著論到「後三個觀察別人是否真與神相交的檢查」,我們稱之為「三個與神相交必然的表現」。現在我們來到2:12-14 節了,這一段經文讀起來像是很簡單,但要明白「作者心中的信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為經文表達得有點「重覆」而「好像交待得不夠清楚」,但是,假若我們不離開「前文後語」這個一貫的原則,我們還是不太難於明白的。解釋聖經的要訣,不是自己覺得怎樣解就怎樣解,乃是要研究出作者心中想要表達甚麼,按作者的本意來解,這才算為正確。
現在讓我們先來讀一讀這段經文吧:
「小子們哪,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的罪藉著主名得了赦免。父老阿,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少年人哪,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勝了那惡者。小子們哪,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認識父。父老阿,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少年人哪,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剛強,神的道常存在你們心裡,你們也勝了那惡者。」
首先我們要注意到這段經文的特徵,就是「寫信相交」,而且是「分別與小子們,父老們,少年人」三類人分「先後兩次」相交。因此,主旨還是「在主裡相交」,這分明是與先前我們所曾經討論過的「與神相交」和「六個觀察是否真與神相交的檢查」有接連的關係了。循這一個角度去思想,作者在這段經文想要表達的心意,就漸漸浮露出來了。
第一點:作者約翰要指出:「我雖然不在你們中間,但我仍然十分注意你們屬靈的情況,並且先後最少兩次『寫信』給你們,為的就是與你們『相交』。」啊!約翰說出了筆者的心情了!自從筆者移民到北美洲來,豈不是朝思暮想,常常掛念香港的弟兄姊妹嗎?筆者豈不曾盡了各種的努力,不但藉著每年一個月的假期回去講道,也常常藉著「寫信」和「寫文章」來與香港的弟兄姊妹們相交嗎?「在主裡面相交」是何等的寶貴和甘甜,這不單是「在外作遊子的心理」,這實在是聖經所重視的「真理」!因為我們作神僕人的,我們常常與神相交,每一次從神那裡得到甚麼屬靈的領受,「第一個觀念」就是想要分享出來,藉此與你們「相交」!這種筆者稱之為「三角關係的相交」何等重要!
弟兄姊妹,明白「相交真理」的人,一定不會因為「地域」的阻隔而疏於相交。寫信,通電話,問候卡,電子郵件,託人問安,都是相交的途徑,只要仍有途徑,相交就不是沒有可能了,你們不要疏於與我們相交!「地域」尚且不能阻隔,那麼「工作忙碌」、「意見不一」、「年紀相差」、「感情關懷」、「虧欠嫌隙」、「文化語言」、「種族國界」、「膚色血統」、甚至是「家仇國恨」(像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約拿與尼尼微城),都不應該是「相交的阻隔」。試想,主耶穌從天上降下來,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又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目的豈不是要恢復我們與神之間的相交?主超越了那麼大的「阻隔」來與我們相交,我們還有甚麼阻隔呢?「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阻絕』呢?難道是患難麼?是困苦麼?是逼迫麼?是饑餓麼?是赤身露體麼?是危險麼?是刀劍麼?」(羅8:35)聖經的意思豈是單形容我們與基督之間的相交?豈不也同樣地教訓我們「彼此相愛,像主愛我們一樣」嗎?
第二點:我們要注意約翰怎樣分別給「小子,父老,少年人」寫信相交。要深入去解釋這段經文,也陪垮ⅳg文的次序會有不同的觀點和亮光。讓我們來看看如下的重排怎樣:寫信與「小子」相交:
「小子們哪,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父。小子們哪,我(現在)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的罪藉著主名得了赦免。」寫信與「父老」相交:「父老阿,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父老阿,我(現在)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寫信與「少年人」相交:「少年人哪,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剛強,神的道常存在你們心裡,你們也勝了那惡者。少年人哪,我(現在)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勝了那惡者。」好,現在就讓我們來開始解釋以上三種「寫信相交」的關係:
一、寫信與「小子」相交
約翰稱對方為「小子」,按整卷約翰壹書來看,這「小子」一詞是稱呼教會一般信徒的(參2:1, 2:12, 13, 18, 28, 3:7, 18, 4:4, 5:21)。「小子」的原文英譯為 little children,一來是因為他年紀老了,在他寫書信時,應該約有九十多歲;二來他看教會的弟兄姊妹都是他的「兒女」(little children 的意思可譯作「兒女們」),正如他在約翰三書四節那裡說:「我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所以,「小子」一詞並不沒有輕視的含意,反之,這樣的稱呼充滿了「親切感」。正是為這種「親切感」,約翰感到與他們「相交」是一種喜樂,也能將喜樂帶到他們中間去,正如他在(1:4 )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使你們的喜樂充足。」
記得幾年前,筆者在先前牧養的教會主日崇拜中講道,突然很有感觸地說:「倘若我在兩年內不能將教會建成『神的家』,我就看自己為無能,我將會辭職。」為這一點,竟然有一個人寫公開信來指摘我「要脅教會」;第二年的年初,筆者又在一個「全教會同工退修會」中講道,又有感觸地說:「我來不是要做牧師,乃要做『父親』,要用愛來牧養,用生命供應生命,用親情建立親情」,結果那個寫公開信指摘我的人,又再寫公開信指摘我說:「誰要你來做『父親』?聖經教訓我們不可稱地上的人為『父』,你違反聖經!」我寫一封柔和的信向他解釋說:「我不是要人稱我為『父親』,乃要鼓勵自己用『父親』的心態來牧養教會而已,正如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二章六至十一節那裡,以『為母為父』的心態來牧養他們一樣。」不過,這位弟兄無法領會筆者的解釋,在一年後又寫了一封公開信指責筆者不應為『真理報』舉辦「吃吃喝喝」的週年感恩聚嚏A又說:「你那一年不是說,若在兩年內不能將教會建立成『神的家』,你就會辭職的嗎?現在應該是差不多的時間了。」這些話,使筆者深深地感到,那間教會不是「筆者的家」,因為他們不是筆者的「兒女」,筆者應該設法辭職離開!
在筆者來說,不能建立教會成為「神的家」,這是最大的失敗,筆者自認「無能」。對於筆者來說,最傷心的,不是甚麼傷害與損失,而是會眾不要筆者做「父親」!反過來說,一個傳道人最成左知i教會,應該是「建立神的家,聖靈的殿,聖徒的國」,這才是神心意中的「教會模式」;一個傳道人感到最快樂的事奉,就是與弟兄姊妹相交,如同與自己的「兒女」相交一樣。筆者相信,這就是約翰的感受了。
看約翰怎樣與「小子」相交?
他指出,他「曾」寫信給他們,因為他們「認識父」。這還是那個「三角關係」,約翰與神相交,約翰又藉著寫信與他們相交,與他們相交的理由,又是因為他們與神相交,以至認識神。這個「三角關係」不能斷其一,乃要維持三方面互相認識,互相交往,互相分享,互相分擔的關係,這樣才算得上是實行「住在主裡面」的真理。「小子們」已經認識父了,「傳道人」還是要寫信與他們相交,為的是要加深他們「認識父」的深度,使他們認識父像傳道人認識父的深度一樣。傳道人自己若未能深入認識父,最低限度比會眾認識父更深,就不配做傳道人;傳道人與會眾相交,若未能加深會眾更對父神的認識,這就是傳道人的事奉錯誤了方向,也是極大的失敗。
然則怎樣才算為「認識父」?2:3-4 指出:「我們若遵守祂的誡命,就曉得是認識祂。人若說,我認識祂,卻不遵守祂的誡命,便說謊話的,真理不在他心裡了。凡遵守主道的,愛神的心在他裡面實在是完全的。」從這個觀點看來,約翰之所以曾經寫信給這些「小子們」,就是因為他們肯順服所教導的,以至樂於遵守神的誡命(命令),並且他們也是誠實的,並沒有說謊,配得上自稱為「認識神」的真基督徒,因為他們心中存有「真理」,他們愛神的心也能因為真認識神的緣故,而漸漸達到完全的地步。
筆者可以想象,約翰面對這樣「順服」、「遵行命令」、「誠實無偽」、「心中有真理」、「認識神,以至愛神的心漸漸完全」的會眾,約翰怎會不以與他們相交為樂?傳道人的「講道」,會眾遵守之如同「命令」;傳道人與會眾的「相交」,會眾以「真誠無偽」的態度來回應;傳道人引導人「認識神」,會眾愛神的心就「漸趨完全」,試問這不是最理想的相交關係是甚麼?試問這樣的教會,豈不是叫傳道人感到最快樂的嗎?
當然,並不是全教會都有這麼理想的反應的。因為會眾「認識神」的深度各人不同,有一些人深入認識神,他們就愛神愛得完全;有一些人認識得膚淺的,他們就可能因而不小心、以致犯罪跌倒了。弟兄姊妹中偶然有人被過犯所勝,這是難免的,面對這樣的弟兄姊妹,約翰當然十分關心和代禱。及至後來有消息傳來,這樣軟弱跌倒的弟兄姊妹已經靠著主重新站起來了,於是約翰就再寫這封信給他們說:「小子們哪,我(現在)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的罪藉著主名得了赦免。」
與這些犯罪後得到赦免的小子們相交,約翰心中想到甚麼?他的感受是甚麼?這一點,我們又可以從約翰在1:6-9 所講的,得到亮光。約翰說:「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祂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這是說,約翰面對這些犯罪得到赦免的小子,感到他們是一群「在光明中與神同行,與神相交,以至被神光照,發現自己的罪污,又肯誠實地承認自己的罪,以至得神兒子耶穌的血洗淨了自己的罪」的人。所以,這些小子雖然曾經不小心而犯罪,但他們卻仍然是誠實與神相交的,是在光明中生活的,是神所愛,所赦免,所重新接納的弟兄姊妹,所以樂於寫信給他們,與他們相交。其實,不肯認罪的人,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罪,乃是因為他們光明的標準較低,看不清楚自己有罪,「真理不在他們心裡」所致;肯認罪的人,也不是因為他們比別人犯更大更多的罪,乃是因為他們生活的標準高過一般人,他們追求「如同神在光明中」的生活,被神最光明的標準來衡量,所以才發現自己還有罪污。一個人越認識神,就越認識自己,於是就越常常認罪,潔淨的程度也就越高了。
傳道人與會眾相交,不應該只為定罪,更應該為指導會眾得赦罪的途徑,重新接納他們,與他們相交。請記取,約翰寫這封信,不是因為小子們犯了罪,而是因小子們的罪得到赦免;是犯罪後的接納,不是犯罪後的論斷。可惜,一般人都愛論斷別人所犯的罪,極少有人肯正視犯罪的人已經得到赦免,從而接納他們。再從那「三角相交關係」來想想,神已經恢復與那犯了罪,現在得蒙赦罪的人相交了,怎麼眾人還是不肯恢復與他相交?所以,約翰因為小子的罪得到赦免而寫這封信與他們相交,這真是極美的相交,是與神與人同步伐的相交--甚麼時候神重新接納曾犯罪的人,甚麼時候就與那人相交!
二、寫信與「父老」相交
「小子」是約翰統稱全教會每一個弟兄姊妹,「父老」和「少年人」則是約翰將全教會弟兄姊妹分為「年老」與「年幼」兩批。或問,怎樣劃分「父老」,又怎樣劃分「少年人」?筆者相信,約翰心中的劃分不單單是以年紀為劃分的界限,更重要的,是以他們兩者之間的屬靈情況作為分界線。因為「父老」(fathers )一詞表示約翰以這些人為「同輩份」的長者;「少年人」(young men )一詞是指年青有力的一群。
先解釋與「父老」相交吧。為甚麼我們說,應該以「同輩份」作為「父老」的劃分線界?請看經文說:
「父老阿,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
父老阿,我(現在)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
經文清楚地指出,約翰先後所寫的信,都是因為他們「認識那從初起原有的」,這就是這些人的「屬靈份量」了。這裡有以下幾點信息要交待:
第一、約翰先後兩次寫信都是「因為他們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不變」,因此,老人家比年青人更能守住真道不變,這是非常美好的。
第二、約翰表示先後寫兩封信的原因都相同,這不單是因為父老們的靈性狀態「不變」,也有可能表示他們還是不斷地長進,『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真道上進深!」因為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說,我已經認識了神,不再需要繼續去認識;認識神是有「深度」的。一方面應該在聖經的真理上進深去認識,另一方面又應該在經歷上,在靈修上進深。
第三、這些父老「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這與約翰自己所認識的深度一樣。讀者還記得我們在第一篇信息所分享的嗎?我們指出,曾經有人認識耶穌只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加利利人,是一個可被貌視的拿撒勒人;但有人卻認識祂為先知裡的一位;彼得認識主為基督,為永生神的兒子;但約翰認識得最深,他認識主是「太初與神同在的道」,是「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約1:1 ,約壹1:1 )。這樣的認識,不是憑外貌,不是憑人云亦云,不是憑屬血氣的指示,不是憑與屬靈偉人的比較,不是憑頭腦的分析….乃是憑主自己的「神性」,主的「本體真像」!當然,這些父老們之所以對主有那麼深的認識,完全是因為約翰的教導和分享所致,但是,最低限度這些父老也能完全明白所教導的,也能完全接受所教導的,以致他們對神有真認識,並且成了自己的「屬靈分量」。在此,筆者要勸勉教會為長老的,你們就是「父老」了。不但在職份上是這樣,在「屬靈的分量」上也應該是這樣。這不在你們的年紀,乃在你們能否在認識神的深度上作信徒的榜樣。所以你們在「學術」、「知識」、「權力」、「年紀」、「財富」上努力是無濟於事的,你們要在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追求上努力,在光明中與祂相交,活出「如同神在光明中」的氣質來。
第四、這些父老在年紀上已經大了,像約翰一樣,知道自己的年紀已經高達九十多歲,在世的日子不多,所以心中所感到最寶貝的神,就是「原有的生命之道」,這表示盼望自在去世後,能靠著這位「生命的源頭」而進入永生,進到極豐盛的生命裡去!筆者知道自己距離死尚遠,因為才不過是五十六歲而已,但是筆者最近細讀啟示錄,有極寶貴的得著,不但對末世的預言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更是對「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有了更大的渴慕。尤其是當座寶座的全能者大聲宣告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先前的天地都過去了。感謝主,這一句話使筆者心中一個幾十年來一直不明白的問題,現在得以明白了!
幾十年來,我不明白為何從創世記直到啟示錄,神好像節節失敗,罪惡好像節節得勝:挪亞洪水的事件,逼使神後悔造人在地上,以至祂用洪水消滅了全人類和動物,好像是神的失敗;巴別塔全人類又再犯罪了,以至神對全人類失望,改而揀選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寄望於一個民族中,但是以色列人的歷史使神極度傷心,於是神使他們亡國,分散,天國從他們中間收回,這好像是神的大失敗;神又好像被逼放棄以色列人,揀選外邦人,就是那些神稱為「瞎眼的,瘸腿的,不配的」,藉著這樣的人組成教會,以為可以滿足祂的心,誰知到了啟示錄,又出現迷惑普天下的「假基督,假先知」,以致全人類都敗壞了,凡忠於神的人都被殺,終於界末日來臨,甚至整個天地都廢棄了,這豈不代表了神創造這個世界和人類歷史,是一個失敗的歷史嗎?
及至讀到啟示錄21:1-5,聖經說:「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我注目在「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這句話,突然我想到,上述一切的「失敗」都過去了。真奇妙,神原來安排目前這世上的一切會成「過去」的!甚麼是「過去」?我想到這表示整個世界和其上的歷史都是「暫時的,臨時的,在設立之時就已經預定將來要『拆』的,好像建屋時所搭的『棚架』一樣,是暫用的,是注定要拆的,是沒有真實價值的,是不美的,是不長久的,任由它敗壞也在所不惜的!等到那座大廈建築成了,這座棚架就要全部拆了,即使在大廈還未完全建成之前,棚架漸漸變壞,變舊,變了質,也不要緊,只要不會壞到不能達成建築那座大廈就是了,讓它敗壞吧!」
感謝主,原來現今的一切,都是那「棚架」而已,我們等候的,是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充滿了「榮耀的新耶路撒冷聖城」!這樣,為甚麼我們一直戀慕目前這座難看,醜陋,漸漸敗壞,注定要消滅的「棚架」呢?我的心現在比以往更渴慕「天家」,就是真實,永存,榮美,不能朽壞的「新耶路撒冷」!
弟兄姊妹們,讓我們來充份利用這「棚架」,好在它還未完全敗壞得透之前,盡快建成那座「靈宮」!甚麼是「棚架」?這世界和其上的一切都是一部份,我的身體,我的金錢,我的精力,我所擁有的全部今世事與物,都只不過是「棚架」!是「棚架」!是「棚架」而已!讓這一切敗壞吧!其實這一切本來就是在「敗壞的轄制」中(羅8:18-20 ),在被造的時候,就已經預定在將來適當的日子「遭拆毀」的。
三、寫信與「少年人」相交
話說回來,為甚麼我們不是以年紀來劃分「父老們」和「少年人」,而以兩者的「屬靈情況」來劃分?因為我們在上文已經指出,那些父老們原是對神有深度認識的長者,至於「少年人」,請細讀經文:
「少年人哪!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剛強,神的道常存在你們心裡,你們也勝了那惡者。少年人哪,我(現在)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勝了那惡者。」
原來他們不是十五六歲的中學生,而是「青年人」(原文英譯是「yeung men」),又是在會眾中被認為屬於「剛強」(strong)的一群,而且常常愛好研經並追求屬靈的知識,將神的道常存在心裡,能以辨別真偽,以致勝過那惡者的基督徒。
這裡有好幾點信息可以分享:
第一、先後兩封信的鼓勵:約翰指出他們一直「勝過那惡者」,意思是鼓勵他們起來為真道爭辯,要多做護教的工夫。約翰要那些「父老們」做對內影響教會更屬靈,更深入地認識神;但卻要這些「年青人」多做對外衛道、護教、佈道等「屬靈爭戰」的工作。教會有「父老們」,又有「年青人」,那是多麼美的事,因為神要兩者配搭起來,一對內,一對外,彼此相輔相承。以現在人的口吻來說,前者屬「積極」的教導,後者屬「消極」的爭辯。以「福音內容」來說,福音真理不但宣佈「信的人有永生」,也指出「不信的人都被定罪」。以做一個忠心的僕人來說,我們不但要傳福音等候基督的再來,也要儆醒謹守,免得在末後的日子中了假基督和假先知的詭計,入了迷惑。約翰壹書充滿了叫我們「認識神」的真理,「彼此相愛」的真理,「住在主裡面」的真理,「聖靈恩膏」的真理;同時也充滿了「防避敵基督」的真理,「辨別諸靈」的真理,「勝過世界」的真理,「分辨假基督徒」的真理。
第二、要發揮青年人基督徒的特質;或問,為甚麼約翰特別將「護教爭辯」的責任放在青年人的身上?答案是因為他們「剛強」,「神的道常存在他們心裡」,這就是「青年人」的特質。
青年基督徒要「剛強」,剛強就是能力的流露,目的全為勝過那惡者。所以青年基督徒要在真理的「思考鑽研」上顯出能力,好能為道爭辯;青年基督徒又要在「傳福音東奔西跑」上顯出精力,好能拯救更多失喪的靈魂;青年人又要在「信仰的沖擊」上露出耐力,好能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青年人又要在「分別諸靈」的事上露出辨別力,好能保守教會不至陷入迷惑。要知道,「剛強」原是為「爭戰」,「爭戰」原是為對付「那惡者」,我們不能追求「能力」而不參與爭戰,正如我們不能穿上軍裝而不打仗一樣。約翰稱讚這些年青人剛強,就是因為他們「勝了那惡者」。
青年基督徒應該有「神的道常存在他們心裡」,所以多讀聖經,多思考,多看屬靈書籍,多將神的道藏在心裡,好像一個戰士,腰間常佩戴「兩刃的利劍」,就是神的道。「剛強」是能力,「神的道」是武器,有了剛強而沒有神的道,就像一個大力士忘記帶劍上戰場一樣。其實,失去了「神的道」的「剛強」,只不過是「血氣衝動」而已,今天憑「血氣衝動」而不憑「神的道」去護教衛道的青年人實在多得很!
第三、要勝過那惡者;約翰在這書信裡面講了釵h「勝過那惡者」的真理,就如:「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 2:15-17下期再詳細分享這一點),「犯罪的是屬魔鬼,因為魔鬼從起初就犯罪。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3:8 )「小子們哪,你們是屬神,並且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4:4 )「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過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勝過世界的是誰呢?不是那信耶穌是神兒子的麼?」(5:4-5 )「我們知道,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從神生的必保守自己,那惡者也就無法害他。我們知道我們是屬神的,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我們也知道神的兒子已經來到,且將智慧賜給我們,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裡面。」(5:19-20 )
這樣說來,約翰寫信給這些年青人,是因為他們「只愛父而不愛世界」、「不犯罪而信靠神的兒子」、「有信心勝過世界」、「因為相信神的兒子比世界更大」、「能以保守自己不犯罪,且有智慧認識誰是真實的,誰是假冒的。」教會有這樣的一批年青人,真是教會的福氣。約翰保持與他們相交,因為全教會的「防衛線」就是由他們組成的。
然而年青人的特徵雖然可以成為教會的「防線」,但年青人也常常因為誤將「血氣衝動」當作「剛強」,誤將「世上的理學、妄言、人的遺傳、世上的小學」(西2:8)當作「神的道」的緣故,在教會中成為破壞力最大的一群。今天在基督教圈子裡面撒播異端思想,接納大合一運動的人,多是年青的所謂「神學家」,其實是「世上的理學家」吧了;但今天我們寄望可以挽救教會得免入大迷惑的,也是年青的神的工人,問題是他們自以為可以憑著甚麼來勝過那惡者而已。
因此,約翰保持常與教會的「父老們」相交,叫他們成為教會屬靈的基礎;又保持常與這些「年青人」相交,好誘導他們有正確的裝備,正確的方向,以致他們能常常勝過那惡者。筆者又相信約翰這樣與「父老們」和「年青人」相交,為的是要他們互相配搭,對內對外,各盡職守,「年青人」要做教會的防線,盡忠去勝過那惡者,但是也要學習順服教會中的「父老們」,因為他們較為「深入認識神」,他們的意見可以作為「年青人」護教爭辯的「軌道」,不致流於血氣衝動,以致誤將「理學」作為「神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