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偉怡 (2003年 8月)
源起與背景
在現今忙碌、紛亂的生活模式中,當我們仔細地留意身邊的弟兄姊妹,不難發現他們的需要;黃平的弟兄姊妹與現今信徒同樣面對生活與事奉的張力。他們普遍工作忙碌,生活壓力沉重,看見他們往往帶著疲乏的身軀回到教會,甚至還要為當日的週會忙碌地預備。對他們來說,實在需要在生活上得見主的同在,並與肢體共同分擔生活重擔;然而,過度的事奉卻反成為他們的另一重擔。面對生活模式的轉變,我們實在需要幫助弟兄姊妹建立一個新的團契模式,既可提供平衡的靈命成長之週會安排,亦能讓弟兄姊妹有足夠的空間著重關顧及生命的接觸,而非事務。
面對團友生活上的忙碌、團契人手的問題及職員們對事奉的壓力日益加增,在2002年6月份的一次團契事奉人員交通會中,大部份肢體均希望尋找出一條能幫助團契有效地共用資源的出路。事實上,在此之前,本堂傳道甄麗芳姊妹一直為團契模式設計並定立可行的途徑:在弟兄姊妹同心的表達後,我們開始落實研究並探討可行的團契模式。
模式的內容和設計
整個模式主要的目的是幫助各團契提供一個平衡的週會編排,並提供合適的共用資源,使團友更能專注於肢體間的關顧、相交,建立一個有情的群體,一個能療傷的地方,得安慰與支持的群體。故此、我們強調5個重點,並提供指引給團契參考:
(一)著重群體性一致的聖經教導,在每一月均預備一次研經講道,使群體有共同的屬靈追求目標,增加整體屬靈氣氛。
(二)有效運用教會及團契的資源,使團契資源運用上能共同合力,以減少編排聚會及程序上花的精力及事奉人員的負擔。
(三)加強團契內的關顧牧養,加強團契傳福音的推動力及承接力,加強關顧讓新朋友更易投入群體。
(四)針對成長階段的生活指引及應用,盼望藉各種活動及訓練,使弟兄姊妹提高對關顧及成長課題的關注。
(五)著重國契間的彼此相交,營造聯團的氣氛,增加敬拜的動力及屬靈感染。
在這裡我們特別強調,我們並不是要各團合團,因為各團仍有自己獨立的聚會,我們只是設法共用資源,多辦聯團聚會。
教會主要在團契週會內容及安排上,提供各種協助,使團契不用為邀請講員及週會內容而煩惱;另一方面亦給予團契有自主的空間:
時間 | 週會 | 形式 | 內容 |
第一週 | 研經講道及討論 | 聯團契會 | 以研經講道方式,在真理上追求進深;會後分組按提供的資料討論有關真理如何應用在生活層面上。 |
第二週 | 自選 | 小組 | 建議為小組,著重生活交流及分享,教會提供資料參考。 |
第三週 | 訓練(單月)靈修/祈禱會(雙月) | 聯團契會 | 建議為靈修/祈禱/訓練(聯合)聚會,可按教會提供的資料及方式,以靈修、閱讀分享、祈禱操練等學習;而訓練聚會則為聯合聚會,本年主題有關及研經訓練。 |
第四週 | 自選 | 自選 | 團契按其團友之特別需要及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需要自行安排。 |
第五週 | 特別聚會 | 聯團契會 | 由教會安排,有差傳、相交及佈道等聚會。 |
另外,我們亦為團契職員及組長的角色重新定位,職員主要負起守望團契的角色,負責與教會共同統籌及安排團契週會。而職員的架搆亦簡化,主要著重相交、傳栽及造就,協助教會推動各項活動,加強團契與教會的關係及配搭:
- 相交:著重關顧的學習,並配合推動教會的相交活動,如聯團相交聚會、家庭主日、肢交聚會。
- 傳栽:推動佈道事工,配合教會及團契安排之佈道事工,如聯團佈道會、家訪計劃、福音聚會之宣傳及出擊佈道。
- 造就:推動團友建立屬靈追求的習慣,並配合教會的造就計劃,如主日學、全年讀經運動及閱讀屬靈書籍計劃。
而組長的角色方面,則主要負責守望團友,負責聯絡各組員及安排小組聚會負責人,並為組員守望禱告(我們建議正、副組長各為2-3位團友代禱,可以透過關心了解組員的需要,或是定時提名為組員的各方面禱告)。教會亦當與團契事奉技體保持溝通,透過平日的接觸、定期共同的會議及「團契事奉人員交通會」等渠道使此分享、觀察跟進。
在恩典中經歷
在整個團契模式轉變的過程中,我們一同經歷上帝的恩典,新的團契模式雖然幼嫩,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我們在長執會中多番討論,並與各團契的導師、職員交通及共同商討;於2003年1月起,我們在星期五晚上開始了新的模式。在每月中,星期五的三個團契均會有—、兩次聯團聚會的機會,每次均有三十多至四十多人出席,確實增加了團契敬拜的氣氛及人數[1],而另一星期六團契亦會參與我們研經講道的聚會。
近日,筆者在嘗試整理及回顧在這五個月中團契模式轉變的過程中,發現實際的人數增長並不顯著,當然其中亦有其他個別的因素:但在聯團聚會的氣氛及參與上都有進步,也給子弟兄姊妹較正面的影響,而他們亦分享到在團契關顧的工作上,確實多了空間和比以往較多實踐。而更重要的是,當弟兄妹妹在一個決定上能同心,神的恩興便與我們同在,即使在非典型肺炎肆虐期間,我們聚會的人數仍能保持,並使肢體們更團結,足見神恩。
最後筆者需補充的是,在此模式下,我們只有這幾個月的經驗,事實上,我們仍是在探索的階段,但筆者喜幸有機會與各堂分享經驗,盼望在此課題上一同進深,回應這時代牧養的挑戰。
[1]以三個團契上一年的平均出席總和為31.17人,而本年每一季(1-4月)的平均出席人數為32.00人,其中兩個團契均有稍微增長,而有一團契有下跌,但聯團研經聚會在本年第一季的平均出席則為36.00人(若加上週六團契的參與則為40.50人)。註:因小組、家訪及戶外聚會的人數資料較難搜集,並加上四月份有兩次聚會因沙士影響而暫停,將會影響數據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