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教育點滴

作者:羅定獎 (2001年 12月)

父母為子女教育而付上的代價是叫人又驚訝又敬佩的,看看移民他國求取更多更佳子女教育的父母,為子女排隊報讀名校的父母,為子女求神拜佛的父母,甚至陪子女前赴試場的父母。

作為宣教士父母的能為他們的子女(宣教士子女,Missionary Kids,簡稱 MK)做些甚麼?

按香港差傳事工聯會調查,香港宣教士因MK教育問題而離開工場的,是佔首七個導至離開工場原因的第二位,情況叫人悻然,同樣的調查跟其他四個亞洲國家比較如下:

七個導致離開工場的原因比較

印度韓國菲律賓星加坡香港(差會)香港(宣教士)
團隊不和團隊不和不適應文化不滿意差會退休團隊不和
不適應文化支持不足支持不足調職團隊不和子女教育
死亡子女教育欠工作滿足感團隊不和個人問題不滿意差會
子女教育不適應文化團隊不和欠工作滿足感調職個人問題
不滿意差會訓練不足與當地領袖不和婚姻/家庭衝突不滿意差會與當地領袖不和
被差會撤職督導不足婚姻/家庭衝突父母問題與當地領袖不和健康
督導不足不滿意差會父母問題子女教育子女教育督導不足

早在1988年香港差傳事工聯會負責人莫杰錚弟兄在香港召開MK教育的諮詢會議,初探華人MK教育的可能性發展。筆者剛初為人父,有幸被邀參與討論,唯時至今天仍未見一間華人MK學校成立,讓全球華人MK可以不用跨越別的文化語言,直接接受華文教育。

全球多少華人MK?沒有正式統計數字。單就香港而言,至2000年底香港教會差派宣教士往海外作福音見證的為數257人。跟隨他們前往外地的MK(無論是自願的,或毫不知情的)為數達128位,這些身處異地的「小宣教士」接受教育的情況,大致包括這幾種:

  1. 入讀當地學校以當地語言為主要學習語言,與當地小朋友一起成長。
  2. 入讀國際學校大多以英文為主要學習語言,與貴族、商界子女,政界外交官子女一起成長。
  3. 讀基督教的MK學校大多以英文為主要學習語言,與其他MK一起成長,有些卻要離開父母,入住宿舍。
  4. 由父母或其他老師直接任教的家庭學校父母成為老師,以母語教學,但沒有大多機會參與群體生活。
  5. 通過 internet 上課學習目前只有歐美國家提供這方面的學習材料,以英文為主要學習語言,MK常對著電腦螢幕學習,沒有大多機會參與群體生活。
  6. 通過無線電上課學習透過無線電對話,老師在學習中心跟偏遠地區的MK聯繫上課,這種方式在澳洲實行,MK沒有太多群體生活。
  7. 透過郵遞上課學習目前只有歐美國家提供這方面的學習材料,但漸漸被 internet 取代。

當然,無論那一種方式都有他們的強弱和好壞處。一般而言,華人宣教士父母較普遍接納首三種教育方式,不過真的能達到眾多華人宣教士父母對Mk教育的祈望,還有一大距離。

華人宣教士在MK教育方面只能步西方教育的後塵,承受他們努力的成果和經驗。目前香港已成立了一個九人小組,專門關顧MK各方面發展需要,祈求天父給他們足夠的智慧和能力,為眾多MK全人發展而努力。

位於中亞洲K國的MK學校, Tien Shan Education Centre,目前有10O位來自40多個家庭的MK就讀,由幼稚圉到12班。華人MK只有智寧一人(還有幾位來自星加坡的MK--他們視自己是華人嗎?)平安福音堂在這所MK學校的遷址購買新校舍一事上的努力,為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激勵,讓我們為此感恩。

弟兄姊妹若要多了解MK的教育問題,可參考由Joyce Bowers主編的 Raising Resilient MKs 一書 (Publish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Schools International, USA, 1988)。若要聆聽一下華人MK的心聲,可閱讀由龍蕭念全主編的無國界孩子--華人宣教士子女手記一書(由香港差傳事工聯會出版,2000年),讓你為MK代禱的時候更具體、更實際。

草於2001年9月K國